資訊科技集團針對企業用戶調查和職缺資料庫分析,整理出9月份的景氣展望及徵才需求,觀察如下:
觀察一:兼職工作機會增加,工作機會數微幅成長到66.1萬。
2015年9月在資料庫共有66.1萬個工作機會,較上月逆勢微幅上升。細究來看,9月職缺成長動能主要是由兼職工作所拉抬(漲幅6%),其中以「一般服務業」的「門市營業類」和「餐飲類」成長較多,這部分是開學打工和因應周年慶所釋出的職缺所造成,而正職工作機會則是和上月持平。儘管目前全球景氣訊號多空互現,且工作機會并未出現類似在金融海嘯時大幅衰退的情形,顯示職缺數量從畢業季稿峰往下滑落屬于正常的季節性波動,并非企業徵才已開始凍結。
◎表1:四大產業工作機會數
資料來源:資訊科技
觀察二:經濟情勢混沌不明,儘管9月景氣悲觀,徵才招募強度仍舊維持平穩。
「景氣指標」調查顯示,企業對本月的景氣表現抱持悲觀看法,指標由8月的2%大幅衰退至本月的-23%,可見在世界經濟情勢仍有疑慮的情況下,企業對于第三季末的景氣依舊看淡。不過第四季為傳統旺季,在年節需求的帶領下,內需及外銷產業景氣皆有機會反轉回溫。
「徵才招募強度」從8月的10%下滑至本月的2%,顯示企業徵才已趨于平穩,暫時不需要更多的人力需求。此外,本月的「徵才招募強度」也隨著產業不同而有差異,「知識密集服務業」由上個月的3%微幅上升至9月的6%,顯示人力需求出現成長,至于其他三個產業的招募需求則維持平盤。
◎圖1:近2年景氣指標
◎圖2:近2年企業招募強度指標
觀察三:微小型企業可多著墨公司福利和職務發展性,吸引人才前來應徵。
將該月的求職者主動應徵次數除以該月的工作機會數,即可得知每個工作機會平均獲得多少主動應徵數量,換言之,也就是每個工作機會有幾個求職者一起競爭。當競爭人數越多,對求職者來說代表那個職缺的競爭越激烈,然而對于企業而言,其可獲得更多人才來篩選。資料庫顯示,2015年8月每個工作機會平均有5.4個人主應,相較去年8月的5.8人稍微衰退。
若依照不同公司規模來看職缺的競爭程度,觀察到以下幾個現象。一、公司規模在99人以下的微小型企業所獲得的履歷量低于100人以上的中大型企業,顯見求職者仍相對偏好進入大企業上班。若微小型企業想要突破重圍獲得更多求職者青睞,除了基本的公司與職務介紹要準備好之外,也可多加著墨職務發展性和公司福利制度吸引求職者目光(中小企業徵才網頁的撰寫教戰請參見http://www..com.tw/cfdocs/project/adpda08/ad201509081.htm)。
二、100至499人的中型企業相較于500人以上大型企業,求職競爭較為激烈。可能原因是求職者認為大型企業的職缺競爭激烈,要脫穎而出相對不易,因此轉而選擇向中型企業求職。此外亦有可能是大型企業要求的資格較多,符合的求職者相對較少,自然主動應徵的人也就不多。
三、未填寫公司規模的企業所獲得的履歷數量,顯著低于有寫出公司規模的企業。在勞動市場中,勞資雙方需披露必要資料給對方參考,而公司規模猶如企業的基本資料,是求職者判斷是否要應徵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建議尚未填寫公司規模的企業盡速補上,如此才容易被求職者納入口袋名單之中。
◎表2:不同公司規模之求職競爭比
注:求職競爭比=當月主動應徵次數/當月工作機會數 資料來源:資訊科技
「景氣指標」研究說明與解讀方法:
詢問企業「這個月景氣比上月來得樂觀?悲觀?或持平?」將「樂觀」的企業比例、減掉「悲觀」的企業比例,得出「景氣指標」。若景氣指標 5%,表示對景氣看法相對樂觀。若介于(-5%)和5%之間,表示對景氣看法樂觀與悲觀相當。若景氣指標 (-5%),表示對景氣看法相對悲觀。
「招募強度指標」研究說明與解讀方法:
詢問企業「這個月徵才規模會比上月增加?持平?或減少?」將「徵才增加」的企業比例減掉「徵才減少」的企業比例,得出「企業招募強度指標」。若指標 15%:招募需求為「樂觀」。5% 指標= 15%:招募需求為「成長」。(-5%)= 指標= 5%:招募需求呈現「平穩」 。(-15%)= 指標 (-5%):招募需求「減少」,需謹慎「觀望」需求變動。指標 (-15%):招募需求「急凍」,求職者應「加倍努力」積極求職。
上述調查皆由資訊科技集團執行,ABC近一次調查期間為2015/8/14 ~ 2015/8/25,總計回收有效樣本1,013份,在95%的信心水準之下,誤差範圍為正負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