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忙碌,女性更加在職場上獨當一面,應付繁忙工作之余也要平衡家庭和心理壓力,不單長期在冷氣環境工作,加班捱夜、睡眠不足和不定時進食,喜歡食生冷寒涼、節食瘦身,而且愈來愈多人選擇遲婚,這些因素都很容易造成腎虛、肝郁、血瘀或者痰濕的體質,使不孕的問題隨之而變得普遍。
中醫婦科在理論和臨床上均具有顯著的特色與優勢,尤其是在調經、助孕、安胎等方面。中醫可以通過調理體質,令女性的經期和身體狀態得到改善,而有助增加懷孕機會。不孕的發生在中醫的角度主要由于先天腎氣不足, 氣血虛弱,或體型肥胖,多痰多濕,或情志不暢,氣滯血瘀,以及子宮發育不良等原因所引起。治療時按照中醫「腎主生殖」的理論,以補養腎氣、調理沖任氣血為主。
腎氣虛的婦女多見月經不調,經量或多或少,經色較暗,易見頭暈耳鳴、腰痠或者膝軟無力;腎陰虛的,月經多會提前和量少,經色較為鮮紅,會有腎虛情況,加上手心腳心發熱,易失眠多夢,口乾皮膚乾燥等。腎陽虛者,月經多遲,甚至停經,經色淡,小腹冷,手凍腳凍,同樣易有頭暈耳鳴腰痠膝軟,甚或夜尿多的情況,那就需要調補腎氣了。
調經四階段
另外,如果工作壓力大,經常郁郁不歡,煩躁易怒,都容易引起肝郁的情況,經期或遲或早,來經時會腹痛、乳房脹痛,經常唉聲嘆氣。這樣的話就需要舒肝解郁,養血理脾,避免肝郁氣結了。而痰濕較重的婦女,通常體型較胖,經期會延遲,帶下較多,舌淡胖,苔較厚。故此需要祛濕化痰。另一類就是血瘀證候,易有經痛,經色亦會較為紫暗,甚至有血塊,當血塊出了以后,腹痛便會減輕。舌色通常比較暗紫或舌邊有瘀點。故此,在經期前就需要活血化瘀,止痛調經。
中醫調經,通常分4個階段︰經前期、行經期、經后期和經間期。經前期主要是溫腎暖宮、滋腎益陰,準備經期到來,維持陰陽平衡;行經期多以活血調經為主,使經行暢順;經后期因血海空虛,就需要滋腎、益陰、養血;而經間期多為排卵之時,就需要激發腎陽,促進排卵,以助成孕。
我認為中醫與西醫的治療各有優勢,一般的調理應以中醫為主,而部分如輸卵管阻塞等就需要以西醫治療。目前中醫界較為的方法是在接受人工受孕療程前3至6個月開始以中藥或者針灸調養體質,為排卵和成孕作出準備。在西醫療程開始后,同時服用中藥或針灸是有一定的幫助,但必須告知中醫師該人工受孕療程的詳情,在磚業醫師指示下服用中藥或針灸,切勿胡亂進補,才能使中西醫結合達到ABC效益,增加受孕機會。
文:嚴韻詩博士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