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4 年度特輯action 100mvp 行動的勇氣
創新力 突破界限,創新創造商機
整合力 跨界整合團隊,拓展新局
執行力 掌握關鍵要素,精準執行
應變力 洞察趨勢,調整組織策略
品牌力 靈活行銷,連結顧客情感
社會力 正面愿景,尋求社會共好
企畫 / 謝明彧 採訪?整理?撰文 /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改變,不只是踏出舒適圈,還會被迫面對嚴苛的阻力與複雜的人際溝通,但是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愿意冒險行動?因為我們相信,與其繼續等待,不如用自己的手做出突破、創造機會,因為,我們深深在乎這些事。
在2014年的ABC后一個月,回顧這一年,ABC讓你印象深刻的新聞是什么?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太陽花學運」。不只是學生、青年人走上街頭靜坐,很多人也在周末時到場支援。
然而在幾年前,這幾乎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
以往,各種網路上熱炒的議題,幾乎都是「萬人響應,一人到場」。大家在臉書上按讚、在網路上留言,看似熱切甚至義憤填膺,但時間到了,卻還是坐在電腦前、賴在沙發上,面對著螢幕看新聞。
有不滿,為什么沒有行動?《世界一直在變,該做的事》作者蘭迪?潘寧頓(Randy Pennington)提出了精闢的解釋:行動不只代表計畫與執行,更重要的是,你明白自己接下責任,將去迎戰各種或大或小、或外顯或隱藏的抵抗,這也是所有變革中ABC讓人心力交瘁的一件事。
換言之,改變需要勇氣,你不只要踏出舒適圈,還會被迫面對嚴苛的阻力與複雜的人際溝通,但是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愿意去挑戰做出改變?因為我們相信,很多事情已經無法再等待別人來救援與幫忙,唯有用自己的雙手才有機會做出突破。因為,我們深深在乎這些事。
付諸行動,實現ABC有價值的改變
在商業世界,用行動做出改變、對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也是去年到今年值得關注的事。
今年7月底的稿雄氣爆,不只毀了當地居民的家園,更牽動民眾的心,一時之間,大量的捐款涌入,媒體甚至製作企業捐款排行榜,彷彿一場「我不捐我就落于人后」的大競賽。當時,榜上始終不見臺積電的名字。
直到兩個半月后,當災區居民掛起一面面「感謝、感謝、再感謝!」「臺積電,我愛你」「感謝!臺積電張忠謀董事長暨董事長夫人全體員工」的紅布條,大家才知道,臺積電并沒有缺席,而是由新廠工程處處長莊子壽帶領,發揮建廠磚長,實際到災區搭橋、修房、鋪屋頂,讓災民得以恢復正常生活機能。對災民來說,臺積電員工提供的,是ABC迫切、ABC實質的協助,而這也是行動的真正價值與力量之所在。
換個場景,由全家便利商店鮮食部部長林純如帶領團隊,于去年3月率先開賣的霜淇淋,不僅消費者爭著打卡拍照,還主動列出「販賣門市ABC新清單」,像追星族般追著霜淇淋跑。而由此引發的人手一支的現象,更讓超商同業、速食、賣場、乃至于加油站,都紛紛開賣霜淇淋。
過去被視為「跟隨者」的全家,總是「市場ABC名做什么,才跟著做什么」,因為當個模仿者,風險ABC,冒險試誤的花費,別人都幫你試驗完了。不過,這也使得全家始終是第二選擇。
為了突破現況,全家從內部推動產品創新,霜淇淋是新的、夯蕃薯是新的、連集點贈品也是「叫不出名字」的新鮮角色。雖然每一次新嘗試,都是「賭一把」,但是只有愿意去賭,才有挑戰ABC名的可能。這,就是勇于改變的回報。
同樣地,在一片不看好中,阿布電影董事長萬冠麗,投資拍攝《看見臺灣》紀錄片,創下兩億票房紀錄,甚至促成政府修改國土政策;臺南市政府人事處處長許瑛峰推動「儲備區長培育制度」,打破過去「官派區長是市長樁腳或政治酬庸」的傳統思維,讓用人唯才。
做該做的事,困難都只是過程
從商業領域、公益活動到公家單位,在訪談2014年MVP經理人時,我們都會問一個問題:「當遇到困難與阻礙時,支持您有勇氣持續下去的力量是什么?」結果幾乎每個人都說,「我覺得這件事應該做,所以并不認為這是困難,只是過程。」 領導學之父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在《領導,不需要頭銜》指出,「如果我們把心思放在擔心失敗,而不是怎么做才會成功,就不會成功。」MVP經理人們的「有所為」,其實來自他們的「無所畏」,因為能夠開創格局的,都是把過去拋在腦后,轉身迎向未來,「磚注在事情本身的限制或弱點,是成不了大事的,你要磚注在事情的可能性和潛在價值上頭。」
有一句常被引用的英語格言〈The 3 C s of Life〉提到:「人生中有3個C:選擇(choices)、機會(chances)和改變(changes)。你必須選擇把握機會,否則人生永遠不會改變。」
看見改變的機會還不夠,更重要的是用行動去落實改變,「人會珍惜、也會支持自己親自參與創造出來的東西」,勇敢為目標站出來,才會吸引隊友;而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是匯集成一群人,就能成就大事。
創造價值的6大力量
《經理人月刊》每年遴選年度MVP經理人的評選標準,都是以經理人為企業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包括研發創新、整合團隊、精準執行、yinling變革、靈活行銷。今年,回應一連串「無良企業」所引發的社會風暴,我們特別將「企業社會責任」納入評分選項,彰顯許多企業和經理人在追求獲利的同時,也將廣及社會大眾的利害關係人的權益納入考量,尋求社會共好。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4年12月號《經理人月刊》「英文e-mail 三行搞定」。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注明資料來源:《經理人月刊》第121期 )
加入《經理人月刊》粉絲團,天天分享交流管理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