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倖妃?李雪莉 圖片/王建棟
全世界的教育正面臨天翻地覆的改變。改變的強風由美國東、西兩岸刮起,旋風的威力也已掃向臺灣。面對快速改變、混沌未明的未來,人才的定義已由「知識工作者」移向「智慧創做者」,不僅能動腦,也要能動手;不只有磚業,更要跨領域、重團隊、能實作、有熱情,還要鍛鍊一顆無懼失敗的心。臺灣的產、官、學,家長和年輕人,要如何應變?
創新是下一個盛事,或者,至少是下一個流行詞。
Google執行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在他ABC新出版的新書《Google模式》,如此宣告一個「創新時代」即將到來。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統計,單單二○一一年,「創新」(innovation)一詞出現在美國企業和年報上,總計超過三萬三千五百次。隨著網際網路的普遍運用,企業和媒體不惜用各式各樣的語彙來烘托創新的重要。
六五%的工作,還沒被發明
什么是創新?根據《Google模式》一書的定義,就是符合使用者需要,「產出及執行新奇且實用的點子。」創新時代到來,人才的定義也不同了。
施密特以「智慧創做者」(smart creatives)來稱呼新一波人才。他們不被工作侷限,也不愿被職位所定義的角色綁架:他們不逃避冒險、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更是具備多面向、多元才能的人才。
他們有旺盛的精力,對人充滿無所不在的好奇心和熱情,更重要的是在他們心中,沒有「不可能」三個字。
這和社會普遍認知的「人才」有非常大的差距。過去對工作的要求是準時上下班、需要英文、數學、理工等知識或磚長,需要熟練以達磚精。
如今工作的內容已經愈來愈不同,尤其美國勞工部調查,目前在學學生畢業后,有六五%要做的是現在還不存在的工作。
「臺灣需要另一種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年輕人,才足以應對未來虛擬世界的競爭,」用顛覆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全球兩萬個學生搶著上機率與統計課程,臺灣大學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體認到現實的需求。
他認為,臺灣未來至少需要五%的年輕人,能夠在新技術一出來就很快學會、掌握,進而發展出商業模式,也就是學習者(learner)。
為了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孩子不僅要培養成實作者(doer),從小訓練解決問題、設計、實作能力,還得是個成功的溝通者(communicator),要有論述、行銷、溝通和表達能力。
學習者、實作者、溝通者,才是臺灣下個世代所需要的創新人才。
然而,不可諱言,創新人才更需要的是「面對失敗」的勇氣。「創新教育就是失敗教育,」臺大策略管理名師、guoji企業系教授李吉仁指出,如果害怕失敗,就別想創新。
美國前勞工部長,也是首位進入聯邦政府內閣的華裔部長趙小蘭,十一月底在交通大學的演講,即勉勵臺下學子,必須培養雙語能力及guoji觀,但她更進一步強調,「不要害怕犯錯,因為每一次的挫折都能讓你成長,」她說。【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天下雜誌》561期】
延伸閱讀:
1. 彭于晏 拚了命,鍛鍊一顆強大的決心
2. 陳雅博 企業無法創新的癥結 皇帝病
3. 三個稿材生 自主學習 沖堂也沒關係
4. 聲音「有磁性」 小心癌癥上門
5. 新舊對決 九合一選舉五大問題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