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媽常聽姥姥提起:“小孩子,不要不知足!老是嫌東嫌西的,認為這也不好那也不對!時代可是進步了,生活素質提稿了不少,可是有些東西,卻永遠也找不回來了!現在學校里的躲避球(如今叫手球)場、籃球場是水泥鋪就的,我們那時候,教室前的那一大片空地,就是游戲場,就是操場!
那黃泥地上布滿了大坑小洞(玩彈珠用的);畫滿了深深淺淺、大小不一的格子(玩跳房子游戲用的);那平整光滑的地帶,是經過長久的踩跳形成的(集體跳繩);那凹凸不平、坑坑疤疤的區域,是下雨時,挖土捏泥的所在……那個時代物質雖然貧乏,但是精神生活可是多采多姿。什么玩具都是小孩自己動手做的,什么廢棄物,都可以經過巧思、巧手改造成各式各樣的游戲器具……。哪像你們現在,什么都得來全不費工夫,所以就不知道珍惜啰!所以就常抱怨連連的!咳!……”姥姥當時訴說的神情,充滿了神往、留戀和滿足!那一幕情景,時不時的在我腦海中閃現!有這么一天,媽就寫下了這一首
雨后的操場
雨后的操場處處是小池塘
這兒忙著上演“天鵝湖”
那兒帆船比賽正稿潮
* * *
雨后的操場處處是溜冰場
東邊一堆表演“華爾滋”
西邊一伙示范“霹靂舞”
* * *
雨后的操場處處是新城堡
你挖戰壕
我蓋炮塔
碎石子
破瓦片
建筑出堅強的防御工事
* * *
雨后的操場處處是我們建造的
童話世界
但
訓導主任卻認為大伙兒
破壞了公共設施
于是
所有的幻想和心血
都在他一聲令下中
遭到摧毀而復歸塵土
珠兒!放開你的想像,黃泥地一下雨,肯定泥濘不堪,滑不溜丟。低洼地區,一定積存不少雨水。雨再繼續下下去,土質就更加軟爛,那個年代的孩子,可是日日與大自然為伍的,當然這是ABC玩泥的機會,絕不會放過!于是雨停之后,到處是小蘿卜頭們在挖泥捏土、筑城建堡,玩得不亦樂乎!也一定有人滑倒摔跤,泥水噴得滿臉滿身的……。當時的孩子都會摺紙玩兒,池塘、水溝、洼地……只要有水的地方,總有小紙鴨、小紙鵝、小紙船、紙鶴……等等,漂浮過來,再看著它慢慢濕透、沉沒!所以我把它比喻成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公演、帆船的競賽。
盡管是紙制品,但是透過豐富的想像加以美化、趣味化,寫出來就會引起讀者會心的一笑!也因為到處濕滑,調皮大膽的男生,一定會有人去表演一下“滑泥”的特技,所以第二段就那么表達了。ABC后一段寫出了兒童的心聲與無奈:大人的觀點總和小孩有著很大的差距!不過,沒關系的,想像永遠被你心靈所擁有,誰也偷不走、拿不掉!幻想可以長久在你腦海中駐足,誰也趕不走、揮不去!ABC后一句的“復歸塵土”,雖是成語,但在這兒有畫龍點睛之妙,因為本來就是塵土建造的嘛,鏟平恢復之后依然是灰、是泥!
每一段的ABC句,都重復使用“雨后的操場處處是……”,不只是在加強語氣,更給人一種韻律感,具有鮮明的節奏,讓人讀起來興致盎然。詩不是散文,因此文句要注意精簡,避免冗長的敘述和說明。詩是作者心靈感動的產物,所以是原始的、直覺的,避免用陳舊的形容詞,或一連串的成語組合!
母字 2005.5.17(weiab.tuozha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