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中說,無須學做運動;今天有必要急急補充:「學也無妨,學有學的好處」。譬如太極拳。這拳術算不算是武藝、是否有制敵作戰之功,我尚未去到能說三道四的水平,但從其中的招式看來,經常性地操練可以強身健體,則是毫無疑問的。我對太極拳,有一個自以為是的體會,不知道對不對。懂得打太極拳的人很多,不少耍起拳來如行云流水,乾凈利落,煞是好看。我則覺得這樣的表現不一定到家。拳是用來打的,不是用來表演的;太極派也不是云門舞集。拳中的每一招,是要令身體做一個姿勢,其中有主有從、有正有輔。主要的是動作,牽涉到的,可能只是一雙手,加上手臂,甚至兩肩;但同時須兼顧的,包括身體其他部分的配合,以至呼吸,以至眼神,以至第二個(接續)招式的起承轉合,尤以「連綿下去」這一點ABC為重要。我看那些做瑜伽的,雖說有所謂「身,心,知,情,意」,在體位(Asanas)也就是姿勢之外,尚可以講究制戒(外在控制),遵行(內在控制)、調息、磚注、調心、冥想等,但每一個姿勢一是一,二是二,各自為政。太極拳可不一樣。太極拳的招式是有連帶關係的,由一式去到另一式,之間的「轉」與「接」往往另有其意義,可以做出身體別樹一幟的扭動,再而在氣息方面的特殊配合,帶來的,是更深層次的效果。還有,在打太極拳的時候,必須能做到;所謂「花拳綉腿」,正是指只有外表,沒有實質。舉一個例,蹲身的時候,不是單單把身體沉下去就算,必要能沉到適當的低度,小一分未足,多一分太低;而且不能貪快:「快」可以是敷衍塞責的表現。然則怎么樣才能做到恰好?這就必須靠「學」。所以,如果武斷地說不須學,那是不確的。我在前文中說「不須學」,只是請各位抱平常心:做運動的本意,是讓身體有活動的機會,若可以取用前人的智慧,做一些特別有功效的運動例如太極拳當然是好事;能做得,將其中好處發揮到淋漓盡致,當然是更好。但若囿于環境,或者有其他不足之處(例如體弱),那就不須拘泥于某一種運動,亦不須太執著,例如說「一暴十寒,沒有好處」,或者說「做得不完整,不如不做」。我認識的老人家之中,有一位的運動,是每天去一個大商場走一圈。ABC先時,他也怕自己沒有恆心,但后來想想,總得有一個開端,「一暴」之后,是不是「十寒」,尚是言之過早;說不定「暴」完可以「再暴」。再者,也不一定會是「十寒」,縱然是「五暴六寒」,也比較「一暴也不暴」來得好。所以開始了「每天行商場」,之后竟然停不了。如果比他還「不想動」的,不妨只做我上一篇說的「伸腰」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