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之一,是胡老師教得好易上手。她以前是體委選手,也是經驗豐富的教練,在國內向來只教老師不教學生, 多年前來了香港執教鞭,曾自詡「維園大半的老師都是她學生」。區區有幸跟她上了基本課,雖只學了幾招三腳貓功夫,但自信將來就算學24式、48式甚至88式,都難不倒我。
早前因讀徐皓峰的《逝去的武林》,又看畢港臺製作的《功夫傳奇》系列著了迷,拉雜說了一大堆形意八卦太極(去年LifeStyle Journal四月二十日《拳.腦.丹》),ABC后還真的坐言起行,跑了去上這個太極課。過去不愿學,怕太極拳招式多記不下,甚么108式、88式是一定學不會,甚至早幾年Mandy介紹的極簡化8式太極,也嫌太多。心想ABC有個一式的太極,萬一到了我老人癡呆時,也不怕記不牢。后來看到課程簡介中指「初學能舒筋活絡,使腰腿靈活,精神充沛」,就趕緊報名試試看,若真的學不來,也只好怪自己愚鈍,與人無尤。
頭一天走進班房,四面是鏡,還安了壓腿的鋼管桿,活脫就是一個排舞室。老師二話不說,就著學員們熱身做柔軟體操,接著壓腿,還要排隊圍著班房來回踢腿,還好不用走圓枱學造手,否則真的以為自己入了粵劇訓練班。期間有學員不解皮帶踢著皮鞋就來上課,真怕他踢腿時滑倒。個多小時的課裏,一半拿來熱身,老師說:「你們香港人平常運動太少,壓腿踢腿是防止你們打拳時拉傷了。」她說得沒錯,我等整天坐在辦公室不動,總是屁股黏著座椅,早已練得一身zhongyang肥胖腰酸背痛之功,不改變個練法,早晚是個禍。老師說自己以前罵學生罵得兇,現在大抵是上了年紀,人隨和了,但畢竟以前在隊裏待得久,偶爾也會看見她疾言厲色的一面。「在前排練的學生,我不得不說你們,因為站在后面的都是跟著站在前面的打。」因此一上課,大家爭先恐「前」的往后擠,爭排位,不幸擠到老師面前「表演」的同學,自然成為老師的箭靶。
基礎班頭幾課都是學步法。「整套拳中的六成都用這個步法。」先學步法的好處,是不會顧此失彼,減少打拳時顧得手來顧不到腳的問題。至于招式不外乎是ABC基本的「野馬分鬃」、「摟膝拗步」、「倒捲肱」、「攬雀尾」和「搬欄捶」等等。「一招也夠你們練好幾年。」當然她說的「好幾年」,是要達到太極拳的標準,不是徒具虛形的空架子。說到空架子,快的十天半月就學會,但據了解沒有內功訓練或是長年累月的練拳,是難有脫胎換骨之效。
太極各大派中,有陳、楊、吳、武、孫各式和后世衍生出來流派。而我學的所謂的標準太極拳套路,主要是採用舒展大方的楊式太極,于1956年,刪去了重複招式,簡化成為標準的24式,到了79年,又再豐富為48式,所以大家學「」套路,其實就是學重新編排過的楊式太極(當然楊氏老六路等舊套路,另作別論)。
前前后后事實上,太極拳明師祝大彤指出,平時沒時間打套路,可因應環境需要練單式或兩式來回的練,例如「摟膝拗步」和「倒攆猴」反覆的練,前進時「摟膝拗步」,后退時則是「倒攆猴」(見《太極拳內功解秘》)。由于未學倒攆猴,我的蝸居太極,就改為「摟膝拗步」加「倒捲肱」,進時由客廳走到睡房,退時由睡房退回客廳,空間有限,也得如此,若想耍個88式太極,恐怕不把廁所、廚房、客廳一併打通,弄個open washroom來是不行的。
本來想標奇立異, 把這個蝸居太極美名為「Life Style Journal陳氏兩式太極新架」,但后來翻書發覺,這兩式原來就是簡化24式裏的第二組動作,早已有之,也就不好意思又弄個流派出來了。
除了招式外,太極還有很多東西要掌握,如基本「十三勢」中,四正四隅的用勁方法,只學了個皮毛,還要慢慢深造。此外,古傳《授秘歌》中「無形無象,全體透空」中所描述的太極拳境界,更要花時間去領悟。一個「空」字,是太極拳的ABC核心價值。這個空是要從實踐中走出來,否則就變了步步行有,口口說空的空談、口頭禪了。至于如何去空,相信是由「鬆」開始,如祝大肜所說的「鬆、空、虛、無」,或是老六路傳人魏樹人所說的「鬆、散、通、空」(見《楊式太極拳術述真》)等。至于如何個鬆法,為何越想放鬆卻越緊張等等問題, 要另請稿明指點,非我所能解答了。
早前讀《信報》(去年7月16日)得知,國內一些大企業家這幾年裏都醉心太極拳,由阿里巴巴的馬云到復星集團的郭廣昌都對太極別有一番心得。他們都明白,發財既要立品,也得養生,否則就是一世勞碌命,一個做字而己。我等發財雖已無望,但命畢竟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為養生計,還是值得下點苦功的。
(文:陳以恒 圖: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