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迪(坐標北京,家有一對可愛姐妹花——皮皮和毛毛。北大畢業后赴美國UCLA留學海歸,現職場媽媽。)
來源:“大J小D”公眾號
我是個兩娃媽媽,從我家老大幾個月開始,我就有意識給她一些雙語的環境。我家老大大概是2歲以前只能說幾個簡單的詞,2-3歲能在我的引導下偶爾說一些短句,3歲多到現在,能說一些整句,大多數是我引導,少數是自己主動說的,比如有一次在路上說S! It’s a car。我家老二剛滿兩歲,由于我不如帶老大這么上心,她的英語水平跟姐姐同時期相比還是有差距的。但是因為她經常模仿姐姐,以及經常跟姐姐一起看英語動畫片,所以她也在無意中學了一些。
因為有兩個寶寶的經歷對比,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對于孩子英語啟蒙的經驗教訓,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讓大家少走彎路。
學英語會增加孩子負擔,等孩子上學了再說吧?
關于孩子雙語學習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習得”,Acquisition,而不是“學得”,Learning。這是小齡孩子語言啟蒙非常關鍵的一點。
孩子學習語言之所以容易,就是因為他們是通過情景進行學習。比如看到前面來了一輛車,他不會去考慮如何組織主謂賓去說,會通過之前在同一情景下“習得”的語言進行輸出。比如之前她在兒歌里學會了“S! Listen! It’s a tiger!”,再看到突然來了一輛車,她會馬上反應:“S! It’s a car!”這就是神奇的“習得”。
所以,英語其實越早學越沒有負擔,因為越早學越容易,“根本不需要稿智商”。ABC需要的就是時間的投入。
我在家里怎么教?
對6歲以前的孩子,我的途徑總結起來大概兩條,這也是我從別人那里借鑒來的:
1、磨耳朵
通過兒歌、音頻、游戲、故事、動畫片等資源多方位進行聽力輸入。
2、情景對應
比如繪本,圖文對應,孩子就會在未來看到某個場景,回憶起繪本的內容,有可能蹦出對應的文字。比如日常生活,我在做蠟燭香皂的時候,會趁機教孩子什么是soft什么是hard,什么是liquid什么是solid。這種情景對應的教法,比起單純教這幾個詞,孩子會有更深的記憶。我們現在的外教上課,也是多采用這種方法。
我在家里自己做啟蒙是不是就夠了?
我在這里想吐槽一些有關英語啟蒙的文章和書,經常會用什么“英語很差的媽媽培養出英語很棒的孩子”這類做標題黨,主要就是想告訴大家“英語啟蒙很簡單,你基礎再差也能行”。但是仔細一看會發現那些作者不愿意提的,一帶而過的(比如外教課、機構、甚至guoji幼兒園),才是核心內容,或者至少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想很實在的告訴大家,如果想讓孩子的英語水平能有質的提稿(而不是唱唱小星星,數個數、說個顏色而已),就必須多管齊下。要么投入精力(家長自己啟蒙),要么投入金錢(上guoji學校、英語機構、私教)。
如果家里有一方能夠一直堅持說英語,一直保持雙語環境,那么靠家里,是可能的,但是這個必須達到很大的英文輸入量,因為每天白天去上學上幼兒園,全部是中文(假設沒有上雙語或者guoji幼兒園的情況)。其實看看生活在海外的ABC也就明白了,白天全是英文環境,回家即便父母堅持說中文,ABC終堅持下來的也不多。
一周幾次外教就夠?聽英語歌和看視頻就夠了?
其實只需要問問自己,學中文時,是不是聽聽歌就學會了?英語也是一樣。語言沒有捷徑(有語言天賦的除外)。語言的學習,就是時間的投入和量的積累。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找出一些好方法來幫助孩子進行更好的、更有效率的學習,但是要學好,只有堅持再堅持這一條路。
我當年以為讓老大上4個月美國幼兒園就夠了、幼兒園每天有外教就夠了、上了私教課就夠了……這些,其實都是遠遠不夠的。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不能讓孩子全英語環境浸泡,但是至少應該做到每天的堅持,即使只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效果也會有的。
我現在即便每天再忙,也至少會讓老大(5歲)看20分鐘英語動畫片,給她講兩本英語書,加上每天上下學路上放音頻,一天加起來至少1-2個小時的持續輸入,一年下來,累積了幾百個小時,效果肯定是有的。
孩子已經會顏色/形狀/動物等等幾百個單詞了,英語很不錯了吧?
會單詞和會英語還差得很遠。ABC初啟蒙的時候,的確可以從單個的單詞開始,甚至用卡片的形式鼓勵孩子記憶,這些方法都沒有問題(當然,對于小孩子,不需要刻意去教拼寫,去“背”單詞)。但是,記單詞只是學英語的ABC步,在孩子有一定詞匯量的基礎上,還是應該鼓勵孩子去說短句,說整句,否則孩子的水平只會停留在蹦單詞的階段。
舉個例子,比如你問孩子what is this? 孩子回答apple,我一般在肯定她的回答的同時,會用句子重復一遍,“Yes, this is an apple”,讓她知道full sentence是怎樣的,然后鼓勵她跟我說“This is an apple”。
孩子的英語我教不了,全靠機構/外教得了?
如果是全英文幼兒園或者雙語幼兒園(注意,不是那種外教來一下就走的,要至少半天的),那家長基本可以扔給幼兒園教英語。但如果只是每周一到兩次的機構上課或者外教,千萬不要以為英語扔給他們就可以了,那是遠遠不夠的。
首先說機構,一個班一般在6-12個孩子左右,1-2小時的課。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很外向,不是太愛說話,那么一節課輪到你的孩子開口的時間估計也就5-10分鐘,而且還不一定是有效的開口說話。
也許有人說,不開口,練練聽力玩玩游戲也是好的,至少聽了1-2個小時英語。但是,這種輸入的工作,可以自己在家完成,還會更有針對性。更不用說很多機構上課的質量不稿,不讓家長旁聽,甚至中教發音很差,外教也不是歐美正統發音等等這些問題了。總之,大多數機構的性價比都很低,如果孩子比較小(5歲以下),我覺得效果并不好。
外教也是同理。即便外教教得不錯,每周一兩次外教課,如果回家沒有投入,下次上課還是要從頭開始。還是之前說過的,語言的學習,就是時間的投入和量的積累。
外教只要是純正的英國/美國人就行?
就像不是所有中國人都能教好中文一樣。尤其教3、4歲的小孩,沒兩把刷子真不行。我前后經歷了好幾個外教,都是英國或者美國人,而且都有教孩子的經驗,但是有的在課堂上就是拿孩子沒辦法,有的只顧自己講,孩子覺得沒意思。這個還是需要自己去試,多試幾個外教,慢慢找到一個合適的。
我是比較外教課的,3歲以上就可以考慮。一對二或者一對三比較合適,ABC多不要超過5個人,否則一節課光維持紀律就要半個小時。但是,我不零基礎的孩子上外教課,因為性價比太低,而且那些ABC基礎的啟蒙可以通過在家放兒歌和視頻來完成。通常,單詞量沒有達到1000以上(不是認識單詞,是聽了能夠理解單詞的意思),ABC不要貿然開始上外教課。
學了拼讀(phonics)就會自主閱讀?
現在很多宣傳什么“一個月phonics速成讓孩子自主閱讀”這些,千萬別信。phonics,指的是學會根據發音規則念出某個單詞。 這是需要在已經有大量輸入的基礎上、并且已經具備一定辨音能力基礎上,學習才會有效果。否則孩子即便念出來了也根本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也就沒有辦法閱讀下去,只能單純讀出發音。
ABC后,兩本家長可以看的英語啟蒙書,安妮鮮花的《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和蓋兆泉的《做孩子ABC的英語學習規劃師》。這兩本看完,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而且適合經常拿出來翻翻,每次都會有新的理解。后一本書還介紹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英語學習,大齡孩子的媽媽也可以借鑒。
學習語言就是“用進廢退”,愿我們都能用心創造環境,耐心堅持下去,然后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