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曾有記載:“太任有妊,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穢言,食不進異(辛、辣、苦、澀)味”。是說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在懷孕的時候,不看不正經的顏色,不聽淫穢的聲音,不說狂傲的話語,不吃辛辣生冷等食品。周文王在未出生前,母親就給了他如此良好的感化,難怪周文王在出生后就非常聰明,學習時能“舉一反三”。孟子的母親懷孕期間也曾說到:“吾懷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因此,孟子成為我國儒家的亞圣。
歷代許多醫藥學家,如孫思邈等,都對胎教進行了磚門的研究,歸納起來有十個方面:
〈1〉調情志。孕婦宜怕情悅性,靜心寧欲,心胸開闊,遇事樂觀。
〈2〉慎寒溫。孕婦應避免風寒侵襲、感染疾病。
〈3〉節飲食。孕婦宜進營養豐富而易于消化的飲食,切忌辛辣生冷食品。
〈4〉慎起居、調勞逸。孕婦宜起居有序、勞逸適度。
〈5〉遠房事。孕期節制性生活,以免傷胎。
〈6〉美環境,悅子身。《錢氏兒科學》說:“欲子女之清秀,居山明水秀之鄉,欲子女之聰明俊者,常資文學藝術。”
〈7〉戒酒漿。古人指出酒能傷胎,宜戒為佳。
〈8〉避毒藥。孕期應減少不必要的服藥。
〈9〉慎針劑。慎針灸穴位避免引起流產與早產。
〈10〉安待產。臨產時應安祥、鎮靜、莫慌恐,以減少難產機會發生。@
(http://www.tic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