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青春期孩子的大腦負責解決問題、情緒、復雜性思考的“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比其他區塊發育的晚,導致孩子無法控制沖動,活動力很強也不容易靜下來,喜歡找刺激,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給人感覺愛找麻煩的原因。
近日,《紐約時報》報導的一篇題為“青春期焦慮癥和大腦發育有關”的文章,該文由美國威爾康乃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臨床精神病學教授和心理藥理學主任所寫。
文章說,大腦不同的區域和溝回以截然不同的速度發育成熟。現在人們已經發現,處理恐懼的大腦回路——也就是杏仁核——比負責推理和執行控制的額前皮質要提前發育很多。這意味著,青少年的大腦有較強的感知恐懼與焦慮能力,但在需要冷靜推理時,卻發育得不那么充分。
父母管孩子要先讓他感受愛
身為父母的您是否覺得家里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么乖?也不再跟父母那么親近?其實,青少年煩惱在心口難開!由于大腦發育的變化,青少年比兒童或成年人,更強烈地感受到面臨困難所帶來的焦慮與恐懼。
由于青少年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他從兒童世界一下子進入成人世界,難免會恐慌不知所措,再加上一下接觸到很多新奇的事,讓他分神而無法磚心功課。很多父母以為青少年能像成年人一樣作合理溝通,事實上青少年的邏輯尚未成熟,他們需要一點時間去平衡自己的情緒,才能心平氣和地跟大人講清楚自己的想法。
青少年感受恐懼的大腦回路發育得快,他們對父母的指責會很敏感且非常激動。(Fotolia)
如果父母不了解青少年的內心矛盾,就無法很好地幫助孩子度過青春期,反而更會雪上加霜給孩子壓力,“今天的功課做完沒?你應該開始寫了吧?”;“你這種成績怎么能考到好的學校!”;“你成績怎么一直在退步啊?”;“你怎么變得沒禮貌,爸爸媽媽跟你說話,你卻愛理不理的,怎么可以這樣?”
孩子的大腦發育讓他只能感受到父母給的壓力,有的孩子很恐懼也害怕去面對父母,只好選擇躲在房間逃避,或者干脆裝聾作啞不吭聲保持緘默以免招惹一大串的說教式責罵。
父母應當學著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節錄《康健雜志》113期文章,由臨床心理學家瑪莎.史翠斯(MarthaB.Straus)寫的《孩子與青少年的不講話療法》中給身為青少年的父母一些建議:
1. 在晚上跟孩子溝通效果好:青少年在晚上比較愛講話,是因為他們的生理時鐘比成年人延后。一大早起來,青少年多因沒醒過來心情會受影響,不想多講話是情有可原的。
2. 跟孩子并肩坐聊天:與青少年講話時ABC是并肩而坐,他們比較容易打開心房與你交談。面對面直視他的眼睛讓他有壓迫感。
3.找個安靜舒適環境談話:青少年喜歡在一個舒適的空間分享他的想法,沒有外來干擾讓他們能磚心與你交談。
4. 父母要擴大心胸:父母要有寬大的胸懷聽青少年情緒性的字眼,“我很煩”、“我很困擾”等。千萬不要以咆哮、摔門、哭泣回應孩子的無理。
5. 多些贊美少些批評:用言語贊許他們的想法,如“好主意!”、“哇,你今天做了好多事”,在給他們建議時,ABC提供多項建議,讓他們有選擇的權利,不要只給一個答案讓他覺得被強迫這么做。
6.以開放式問題問孩子:青少年的溝通方法不同于成人。應該用開放式的問法讓他們自由發揮,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7. 跟孩子站在同一陣線:父母需了解青少年特別敏感、容易受傷害。當他在講困擾他很久的事時,應當以關心嚴肅的態度面對,如果以故作輕松的態度面對,會讓他們誤認為你在看他們的笑話。
8. 家長要引導孩子步上正軌:青少年常常搞不清楚自己行為背后的理由。家長需要引導他們思考,你可以問:“做那件事讓你覺得怎樣?”或“那件事對你有什么幫助?”
如果父母的親職角色,有助于孩子的“自我認同”,那么親子關系可以發展得很正面。如果父母妨礙干擾了孩子的“自我認同”,則很容易發展出負面的親子關系,孩子會表現的“叛逆”。
發展心理學大師艾力克生(Erikson)認為,青少年處于“自我認同”的階段,是由兒童期過渡到成人期之間的轉換階段,也是測試個人能耐限度、打破依賴心結,及建立新的自我認同形象的時刻。
責任編輯:朱晨光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