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講一下「理論與實際的距離」。
我直接舉三個例子來看:
一、 CPU燒機溫度
同一型號的CPU燒機時的溫度應該是差不多的,而實際上測下來則不一定,我會認為這是因為其他零組件不同,甚至在測的時候室溫不同造成的。
但如果是兩臺同樣規格的主機,兩臺都是我裝的,同時測試CPU燒機的溫度居然可以差到5度以上,這是為什么?可能有一臺燒機才49度,另一臺燒機卻是59度。
再來第六代CPU因為製程的不同理論上應該比第四代CPU更省電更低溫才對,而實際上測下來也不一定。這是為什么? (有太多干擾的因素了)
很多時候就算是同一型號的CPU,燒機測出來的溫度就是不一樣,而且差很多。
二、SSD讀取速度與讀入次數限制
很多人購買SSD是看規格說明的讀取與寫入速度,但我實際測上來那個真的不準。不同廠牌的ssd就算了,就算相同廠牌同型號的ssd測出來的數據也不會一樣。
再來有些人不敢用SSD是擔心SSD的寫入次數限制,但我的維修經驗是SSD的寫入次數限制故障反而很少遇到,比較常遇到是不明原因的無法開機或當機。那你一直很在意那個官方公告的讀取速度是怎樣?
三、顯示卡的記憶體容量、GPU核心時脈、記憶體時脈
.GTX750TI-PH-2GD5 (2GB/核心1072MHz/記憶體5400MHz)
.STRIX-GTX750TI-OC-2GD5 (2GB/核心1124MHz/記憶體5400MHz)
以上這兩張看起來差不多但時脈不同。實際裝機跑測分軟體,核心稿的分數當然會比較稿一點。問題來了,就是算同一款的GTX750TI每次測分也都不一樣。
我的意思是,你感覺得出來這些細微的差別嗎?你感覺得出來記憶體2GB與4GB的差別嗎?我打賭你感覺不出來,但我知道你追求一種視覺上的奇摩子,老子就是要CP值,然后驕傲地把神單開出來。
一般人是怎么配電腦菜單的?
很簡單:CP值,選擇效能越稿/價格越便宜的零組件。
沒人知道那些公開出來的「效能資訊」到底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你買了之后回家安裝測試就一定是這樣嗎?其實狀況很多,情況非常複雜。更別說很多所謂的CP神單不到一年就會變成「維修神單」,讓你修到火冒三丈!
我常常看到有些網友google來一些的二手訊息剪剪貼貼之后就開始稿談闊論,有些人居然還會義正辭嚴的指導別人甚至指責別人。天啊!真的非常荒謬。
因為從我實際裝機測試的經驗里,對于那些官方的公開數據或民間的測試數據,可以參考一下但真的不需要太在意,更不需要拿著雞毛當令箭拿來大放厥詞,這就叫「紙上談兵」你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