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孩子零到三歲,甚至四、五歲時,語言表達能力,通常不如你們大人順暢,“哭”就變成了重要的溝通工具,拿我來說,不爽的時候,也常以“哭”告狀啊!
如果每個父母都像那個喜歡抓孩子頭來撞墻的媽媽,那么我建議“大家全住帳棚”,免得大人生氣,小孩遭殃。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親愛的父母哇!請挪一些時間了解我們吧!
你知道三歲的小孩,為何會老是跟父母說“不”嗎?
你明白四歲的小孩子,為何老喜歡把機器人拆開來嗎?
你了解五歲的小孩,什么情況會放聲大哭嗎?
你懂得六歲的小孩,為何會一再編一個個幻想大夢嗎?
如果你都“SAY NO”,保證你無法用一種更成熟、理性的態度對待我們,試想,這么一來,我們不就活該倒大楣了。
我以我三歲的人格保證“我們所有每一個小孩”,都不是賤骨頭。我們絕不想沒事討挨罵呀!
哭鬧對我們來講,代表的是一種宣言,希望父母親多了解、關心我們。
如果這些你們都能做到,甚至在我們表現良好時,給點贊美,我們就會放棄哭鬧的方式,改用一種更令人喜歡的手段,討大家歡心。
這是一種因果循環。循環的主控者應該是父母,畢竟我們還小,一切都惟父母是瞻,只要你們給的甜頭夠吸引人,我們就會朝你們設定的指標邁進。
否則,我們只好繼續那種惱人的哭鬧宣言,然后不小心的被抓去撞墻,然后……。
摘自:游乾桂所著《寶貝在說話》一書@
(http://www.tic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