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激戰》成為近來大熱港產片,觀眾除了沉醉當中的拳擊及綜合格斗(MMA)場面,又可有留意一眾主角如何療傷?例如張家輝在戲中甩骹后自行將骹位復位,而彭于晏被父親拳打致受傷流血后,張家輝便用煙絲掩其傷口來止血。
雖說是電影情節,在民間卻屢見這些急救方法。然而骨科醫生指出當中存有不少謬誤,如處理傷口不當,可引起更嚴重的后遺癥。
戲中張家輝被對手打至肩膊甩骹,于是自行將骹位駁回原處,令彭于晏驚嘆連連。甩骹即肩膊肱骨受外力拉扯而移離原本位置,骨科磚科醫生鄧偉文指出,如當事人曾甩骹多次,關節已經變鬆,自行復位并非問題,特別是經常面對甩骹的運動員及教練,更是稀疏平常之事,而醫生亦建議傷者盡快將骹位復位;若無法自行接上,也應尋求醫護人員幫忙復位。但無論如何,傷者在復位后應往醫生處檢查。
甩骹后要進行康復
如傷者屬初次性甩骹,關節反而抽緊,很難自行復位,必須要向醫護人員求助。有時急癥室接到急性甩骹個案,須要為傷者注射放鬆肌肉的藥物后,才可以復位,嚴重者更要接受笑氣或全身麻醉后施以手術來復位。
甩骹后除了要復位,之后的復康亦很重要,否則就會形成慣性甩骹。肱骨因撞擊移位而引致甩骹,多次之下就會磨出凹位,使肱骨容易再退位,而重複甩骹亦可令關節變鬆,形成惡性循環。
慣性甩骹可為日常生活隨時帶來危機,簡單如舉手按升降機掣的動作,亦可造成甩骹。如當事人已甩骹超過一次,應進行掃描檢查,了解肩膀軟組織及骨骼可有受損。甩骹過于頻繁的話,傷者可接受微創手術改善。
煙絲可致細菌感染
多次甩骹可使肩膀的關節包被拉起,形成虛位;而手術可將已鬆脫的關節包釘實,令虛位減少,使甩骹的機會降低。手術后傷者須戴上手掛或牽引帶,以及進行物理治療等康復治療。
《激戰》另一療傷場面,是彭于晏被父親打傷面部之后,張家輝將煙絲掩住他的傷口來止血。鄧醫生表示,此乃民間秘方,估計是以尼古丁令血管收縮而止血,煙絲亦夠「辣」,可以殺菌,惟這些原理并沒有科學根據。
正確的止血方法其實很簡單,只須以一般消毒藥水清洗傷口,再以紗布包好及壓實即可,而醫生在有須要時會處方口服抗生素給傷者預防感染。胡亂敷藥可帶來壞處,如所敷的煙絲或藥膏不夠潔凈,便為傷口帶來細菌;另外煙絲有刺激性,更能影響傷口旁邊的皮膚。市民在自行急救后如仍然流血不止或滲血,則應等待醫護人員幫忙。
熱雞蛋無法助散瘀
拳擊選手常常被打傷,張家輝亦不例外,一次他為傷口「碌雞蛋」,其雞蛋卻遭同住的小女孩吃掉了,造成笑話。民間都流行將煮熟的雞蛋壓住瘀血位置來消瘀,鄧醫生指其原理是為傷口熱敷及按摩,不過對于按摩是否能「捽散」瘀傷,鄧醫生指并無科學根據,所以坊間所見能「去瘀」的藥膏,心理安慰成分多于實用。
其實瘀傷是因為有內出血、肌肉或骨骼受傷所致,輕微瘀傷可自行褪去,因身體會將瘀血吸收。不過,若傷者因骨折而有瘀傷,再對患處用力按摩的話,有機會令骨折移位,使情況更加嚴重。
一般來講,醫生大致上能目測傷者的瘀血位置可有骨折,如患處很快腫起,同時有持續的嚴重疼痛。不過傷者就算沒這些癥狀,對病情有懷疑的話都應迅速求診,一旦有骨折亦可盡快處理。
另外,醫生在處理嚴重瘀傷的時候,都會非常小心,即使X光沒有發現骨折,仍然可能有微細裂紋未能發現,故務須要好好地保護患處。鄧醫生建議,在未有醫護人員幫助之前,傷者除了要保護患處,亦可以夾板夾住,以防患處再受傷害。檢查后如證實傷者的肌肉、骨骼及關節無受創傷,就應多加休息等待自然痊癒。
倒頭樁可傷大神經
除了療傷方法,戲中角色在打斗間常有受傷機會,換在現實隨時帶來伴隨一生的后遺癥。例如彭于晏在綜合格斗比賽中,被對手以「倒頭樁」方式攻擊,頭頸先著地而受重創,被迫退出比賽。鄧醫生指此攻擊方式相當危險,因可影響兩個重要部位,既能令頭骨破裂,亦有機會出現腦震蕩或腦出血。
對年輕人而言,腦出血的影響更大,如出血持續性出現,可令顱骨的壓力擴張,隨時可休克至死。另一方面,「倒頭樁」亦為頸部帶來創傷,包括骨折或移位;如因創傷而壓住大神經,便能引起折癱或致死。
鄧醫生指,昔時的絞刑便是以繩索將死囚頭頸骨一兩節折斷,從而壓住大神經而死亡,可見頸骨受損的危險性。所以醫生一般會為傷者作磁力共振檢查,以察知頸骨及軟組織可有受損而壓住大神經。至于戲中彭于晏在受傷后仍能康復,亦非不可能的,須視乎其受傷位置及程度而定。
另外,彭于晏及張家輝分別在綜合格斗比賽中,被對方以鎖技攻擊,即以雙手環扣對方的手腳或身軀,再施以壓力,來鎖住對方的行動及反抗能力。鄧醫生表示,當中有動作是將對方的手腳關節反自然地向后拗,可拉傷軔帶或關節,或將神經線拉傷,令肌肉無力,使相關部位皮膚失去感覺,或只有針刺感,輕微者在幾個月后便能回復正常。若不幸神經線被拉斷,就可ABC性失去感覺,如不知水煲太熱而不放手,為日常生活帶來危機。
常捱打帶來慢性傷害
戲中張家輝為彭于晏特訓時,不斷向彭于晏出拳,要其習慣捱打;鄧醫生指不排除經常拳擊某個部位,可令該部位肌肉拉緊而形成保護,可是過分拳打亦會超逾物理jixian,帶來長久的慢性傷害。以拳王阿里為例,他早年常因拳擊而有多次腦震蕩,晚期開始出現拳手癡呆癥,話語及反應遲鈍,手腳協調亦有問題。
拳擊及綜合格斗是稿危運動,令運動員常有受傷機會,鄧醫生提醒市民應事前了解運動可帶來的風險,再作自我評估是否參加,而練習或比賽前亦要有足夠熱身。簡單如跑步、游泳甚至打稿球等運動都有其危險性,然而運動有不少益處,可促進人體心肺功能,亦使身心放鬆,鄧醫生指出,市民應作出平衡,既要從運動中取得好處,亦盡量避免出現受傷風險。
撰文︰王家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