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小孩長大后,正歷經一場戰爭,這時他隱約想起好像曾經有人跟他敘述過這場戰爭的發生,但不管他如何努力地回想,卻怎么也想不起如何解決,ABC后他在戰爭中被殺害了。這個故事,意味著那孩子在母親的子宮內能傾聽外面周圍環境的事故,并且在潛意識中保留它,直到出生后,在遇到真實事件時,即會有種似曾相識的記憶回想起來。
基督徒的圣經中也記載一段:耶穌基督的母親“瑪麗亞”某日去拜訪與問候圣徒約翰的母親“伊莉莎白”,這時伊莉莎白正懷著圣徒約翰。懷孕中的伊莉莎白了解瑪麗亞是耶穌的母親,因此狂喜瑪麗亞親臨拜訪他,伊莉莎白說:“當您問候的聲音到達了我的耳朵,嬰孩在我的子宮里也飛躍歡喜。”
30年后,圣徒約翰依據胎兒時的經驗,評斷并認可耶穌,即使耶穌當時還只是一個沒有公眾意義的普通人。
中國應算是世界上ABC早提出并實施胎教的,經過數千年歷代學者、中醫學家的研究以及推行,逐漸形成了中國古代獨具特色的胎教思想體系。《辭海》中對“胎教”的解釋為“胎兒在母體中能夠受孕婦的言行感化,所以孕婦必須謹守禮儀,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叫胎教”。
中國古代的胎教概念較為全面性的,從孕婦飲食起居、精神、環境諸多方面都有涉及。例如“調情志”,就是強調母親在懷孕期間要控制自我,調節自我的精神生活,遇到喜、怒、哀、樂均應有所節制,宜心情舒暢的對待一切事物。相傳孟子之母也曾經說過:“吾懷孕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中國醫學,更明確指出胎氣是借母氣而生,呼吸相通,喜怒相應,若有逆則致子疾;對孕婦飲食則提出“節飲食”──不過飽、不過饑、不暴飲暴食;以平和為宜,并且特別指出宜戒生冷、油膩;對孕婦的生活起居則提出了“勞逸結合”,環境不可過冷過熱,防孕婦受“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之邪,認為母受邪氣將影響到胎兒。
在中國的醫學文獻《醫心方?求子》中,對于胎教之道記載極為詳盡:“凡女子懷孕之后,須行善事,勿視惡色,勿聽惡語,省淫欲,勿咒詛,勿驚恐,勿勞倦,勿妄語,勿憂愁,勿食生冷醋滑熱食,勿乘車馬,勿登稿,勿臨深,勿下阪(不要下斜坡),勿急行,勿服餌(不要任意服用草藥補品),勿針灸,皆須端心正念,常聽經書,遂令男女,如是聰明智慧,忠真賢良,所謂胎教是也。”書中還甚至建議:“彈琴瑟,調心神,和情性,節嗜欲,庶事清凈。”
西漢政治家賈誼是中國歷史上ABC早有系統的論證胎教問題的學者,他在自己撰寫的《新書》中,特別著有“胎教”一章。他提出胎教的目的在于“正禮”,也就是孕婦生活中的一切內容都應該符合“禮”的要求與規范。另一位學者劉向所寫的《列女傳》中,涉及胎教方面的議題則更為廣泛,他認為胎兒能夠感知母體內、外的刺激,提出孕婦身心健康對胎兒生長發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胎教的目的在于“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過人矣”。
南北朝教育家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撰有“教子篇”,他認為家庭教育越早開始越好。早到何時?他主張ABC從胎兒開始,要求孕婦安居嫻靜、謹守禮法,使胎兒受到良好的影響。 唐朝貞觀五年,唐太宗頒布了一項君令,規定“文武官妻娩月,并不宿直”。用句現代的話說,即為在妻子分娩后的一個月里,文武官員晚上可以不用值班,足以見得當時對于后代的教養相當的重視。到了明清時代,胎教理論更加完善。
康有為在其《大同書》中,總結了古代的胎教理論,提出選擇適當的地點、有計劃的對孕婦進行胎教的訓練,主張建立“胎教院”以提稿人口素質。 由以上的記載可見,無論是國內或國外,不同的時代文明都已經有了胎教的觀念。尤其在中國文明中,許多的學者強調孕婦要注意衣、食、住、行等外在的環境對胎兒的影響,并且提出了實施胎教的具體內容及方法。有趣的是,有些觀點和現代胎教理論也是十分吻合。
摘自:臺灣大樹林出版社《胎教黃金書》@(http://www.tic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