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曼有感而發,那次對話催生了一本書,名叫《那天我用爸爸換兩條金魚》。這本書描述了孩子們喜不自禁的冒險,亟欲找尋可以替換爸爸的代替品。故事情節是從他兒子的朋友開始講,然后是朋友的朋友,一直輪流說下去…,他們都覺得“拿爸爸換東西”的游戲,比爸爸本身還有趣多了!
無論故事中孩子們是否意識到,父親在孩子的生長過程,的確承擔了重要角色。其實,孩子們內心對父親的形象,都存在著尚未填滿的部分,因此,他們有很強的欲望把對爸爸空白部分和外在世界作一連結,同時,這也是孩子了解他到底是誰的人生重要探索。
父親的影響
一個家庭有無父親,根本的差異在哪里呢?難道爸爸真的那么重要嗎?過去多數的研究一再證實,不論父親是否與子女同住,對孩子的生命成長歷程,至關重大。美國一項1950年起長期的父親研究得知,孩子若在五歲時有父親陪伴與照顧,長大后比無父的孩子更有同理心與慈悲心。甚至等研究對象到了41歲,他們的人際關系較好,婚姻較為持久而美滿,有自己的孩子,也和朋友有共同娛樂。
而且和父親關系良好的孩子,長大成人后,與他人情感上的互動和社交能力,都呈現正向發展。相反的,若缺乏父親一同成長,不利于孩子的課業學習、缺乏性別認同的對象、也難以正常調適行為、情緒失控,尤其對小男孩更是如此。
不過,究竟要如何才能算是一位好父親呢?光是人出現在孩子面前是遠遠不足的。關鍵是孩子在需要的時刻,父親能提供溫暖和情感上的支持。這種父親較像是?教小孩情感如何成長的父親?(emotion coaching father)。教導孩子情感學習相當復雜,不過,可以簡單從父母傾聽子女的感情做起,把情感傾吐、交流的機會當成維持親密關系的必須要件,并確認孩子們的各種情緒是在正常的表露范疇。
一些學者還發現,一部分孩子覺得爸爸很可怕,另有一些爸爸則表現的相當糟糕。其實,當好爸爸的條件并不困難,不光是單純的出現在他們面前,或是爸爸一定要在某些場合現身,重點是該如何應對和孩子互動,并能發揮效果。當代是美國父親參與教養孩童ABC的時代,也是ABC壞的時代;好的是,現代父親投入較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壞的是,美國數百萬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喪失了父親在旁陪伴的機會。
以下是5點提示,希望為天下想改善親子關系的父、母親,提供參考:
幫助性爸爸 | 無益性爸爸 |
1. 留意孩子隱藏的情緒變化 | 1. 未注意孩子情緒變化,任其擴大 |
2. 將情緒看作拉近親情或教導的良機 | 2. 把負面情緒當作毒藥,并視為親 子關系破裂 |
3. 確認并同理孩子的情緒,即使孩子有不 當行為 | 3. 試著導引孩子的負面情緒轉為 正的,或是直接消除它,不愿面對 |
4. 協助小孩分辨當下所感受的情緒 | 4. 視反省自己是浪費時間或危險 的事 |
5. 限制小孩偏差行為,或者想辦法解決 | 5. 制止孩子的負面情緒 |
結語
ABC后,學者們也提出兩項重要的提醒。首先,父母親一方對情緒的態度,會深深影響孩子,孩子可能會以相同的方式處理情緒。其次,父母親本身是以身作則,發揮耐心和同理心,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
雖然孩子并不一定知曉父親在他們生命中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孩子都渴望擁有一位充滿愛心、積極參與和負責任的父親,或具有父愛的長者。重點是,想成為好爸爸的人,能夠體認到,心甘情愿的投入孩子的生命成長過程,遠比自己的愛好、工作,意義要來的深遠許多。
(責任編輯: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