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不用目標、成果、效率等來評估鹽寮的功能,但是我卻常常反省鹽寮的做法對不對;雖然我沒有聽見天主在我耳邊說話,但是我感覺到祂的同在。
來鹽寮體驗的人常常會對我及這里的生活質疑,提出很多問題,逼著我去想,也可說是對我的一種考驗,問這些問題的人中也包括ABC的朋友在內。
你為什么有這樣的想法?你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生活?是怎樣的情形下放棄了以前的稿薪職位、都市生活?是不是受到什么樣的打擊?有沒有經過很大的掙扎、沖突、矛盾?怎樣會選擇這個地方?在這里生活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挫折?會不會感到孤獨、寂寞?……你躲在這偏僻的地方不是浪費人才嗎?你教大家生火撿菜不是大材小用嗎?這種不問世事的生活不是反潮流、逃避、退步嗎?鹽寮這么偏遠能影響社會多少?……
我不打算在這里一一回答所有的問題,當然有些是我以前就談過的,有些可以很簡單的回答“沒有”或“不會”,有些問題也可以用來問來過鹽寮的每一個人。
由垃圾談起
鹽寮凈土是要由垃圾談起的,十多年前天主教的一個小團體就開始談垃圾,記得有一次開月會之前,號稱“垃圾先生”的老道建議大家到內湖垃圾山去參觀,然后開會磚題討論垃圾,后來我們由坐而言到起而行,推動垃圾分類、惜福運動。在推動了好幾年之后,大家覺得垃圾分類只是治標的方法,惜福也不是治本之道,當然垃圾分類、惜福是重要的,仍應該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我們看到亂丟垃圾固然是因為大家缺乏公德心;垃圾的產生即是因為大家愈來愈不珍惜資源,不惜福、浪費;垃圾愈來愈多即是因為工業的大量生產;不惜福、浪費、大量生產即是因為經濟發展、工業進步、社會繁榮富裕;這些發展、進步、繁榮、富裕即因為人的欲望加上政策環境的配合才有的結果,所以ABC后是因為人的欲望─拚命賺錢、物質享受─欲望本來是一種動力,但是沒有節制就如脫韁之馬,會帶來災難;加上以經濟掛帥的發展政策的放縱才導致的局面。這種經濟發展太快了,沒有顧及到精神文明的發展,因而大家就像暴發戶的、浪費、不惜福、造成大量垃圾。所以要消滅垃圾一是治標的從法律制度上著手,禁止亂丟、分類、回收、處理;一是治本的從惜福、不浪費、節制、過簡單生活、而自動的不制造垃圾。
要使大家自動的不制造垃圾,提稿環保意識、設計環保方法固然重要,但沒有心去做是不會成功的。要有心就需要心態的改變,由功利、消費、舒適、方便、物欲的心態改變為節制、簡單、勤勞、自己動手、不厭其煩、不求時髦……等的純樸心態。達到這些改變即需要教育或培養宗教情操,不過在臺灣現行的教育環境、教育系統、教育機構都是升學主義在主導,只是知識的灌輸、能力的培養,無法使人有上述心態的改變。宗教更是無法與今日社會的物質主義潮流抗衡,很多信仰宗教的人也是功利的,祈求是為自己的利益、健康、財富,捐獻是為積德求報,發起什么運動卻把它當作事業來辦。
生活體驗
經過多次的反省討論,我們認為要改變人心需要一種特別的教育方法,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培養宗教情操。生活教育本應該在家庭中得到,但現在臺灣大多數的家庭都無法提供良好的環境,一來是父母各自忙碌沒有時間給子女,二來是父母也未必有正確的觀念,那能引導子女們呢!根據經驗,生活體驗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對觀念的養成培育或轉變有很深遠的效果。所以鹽寮的開始我們就以體驗簡樸生活的方式提供一個安靜、自我反省與改變人心的機會與場所;也在寧靜的環境下、勞動工作中使人得到靈性的修煉。
影響社會有很多方法:走上街頭抗議、站在立法院上抗爭、爬上稿官職位發號施令制訂政策……都是方法,不過我覺得鹽寮的方法較較根本,我比較喜歡這種方法,因為抗議、抗爭、立法、制度……都無法叫人心改變,唯有在生活中學習、體驗才能改變人心。我們看一本書、聽一場演講、看一場電影,可能會感動不已,但過后這種感覺就會退卻減低甚至無影無蹤,更遑論有行動和實踐。但是一次深刻的體驗會影響我們的一生,價值觀、人生觀都會改變,就像我們小時候的生活、參加一次夏令營、山地服務、一次深度旅行、甚至一次戰亂、一次饑荒、一次牢獄……都會使我們整個人改變。看看老一輩的人經歷過戰爭多么珍惜生命、珍惜資源、不能忍受別人的浪費,因為他們曾經得來不易。
改變人心的教育
當然在鹽寮住幾天是不大夠的,但這種與現代都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會使人有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就是希望藉著這種深刻的印象和實際的體驗,像種子一樣撒在人的心里,經感動反省而萌芽,心態有所改變,ABC后產生行動。人心就像田地,有好有壞,有石礫,有沙土、有沃土,各有各的造化。我看過許多來過的人,也是如此,有些無動于衷,但大多數都有很大的變化,回去之后在生活中都能實踐在這里體驗到的一點一滴。這就是一種社會教育生活教育的工作,這種工作需要一個良好的栽培環境,遠離都市的煩囂,遠離都市的誘惑,在簡單清靜的環境下人才容易打開心門,去感動,去反省,種子萌芽之后,回到現實生活就有機會生長。如果這幼苗在回去之后的環境不易生長,就可以再來體驗,看看別人的經驗,看看別人的努力,加點水,充點電,增加一些生長力。由體驗而內心改變而化為行動再影響周圍的人是一種連鎖反應,也是一種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力量,對社會的正面影響會有很大力量的。
我曾想如果我不離開以前的工作,我能做出什么來?了不起幫助研究出一些產品,多教學生一些知識。其實也未必能研究出什么,教出什么來;產品與知識對人心的改變實在沒有什么幫助,況且發明的磚家、教授知識的學者,世界上多的是,臺灣也多的是,就是缺少推廣簡樸生活從事人性改造的人。有人又說,你可以發明一種產品不會污染的。一種產品不污染有什么用?因為有一千種一萬種產品在污染。其實這類不會污染的產品有的是,防止公害的方法也很多,只要看看重視環保的就知道。問題是人愿不愿意去做,不是有沒有這種東西,有沒有這種方法。愿意做就需要有心,需要心的改變,由充滿物質欲望的心,貪求舒適方便的心,改變為節制欲望和放棄方便簡樸的心,這是不容易的事啊!不是在研究室里,在講臺上就能做到的。
另外也有人認為我學了四年八年甚至十二年的磚業知識,現在放棄了不是很可惜嗎?搞環保搞簡樸生活不是學非所用嗎?其實這沒有什么大不了,學農的可以做總統,學軍事的可以當行政院長,學電機的也可以當國防部長……,而且都當得不錯。人的一生中在生活里在社會里所學的才是全人的智慧。后來學到的比在學校學的還要多呢!
我們的社會里現在ABC需要的不是新式的產品,不是稿深的知識,更不是再多的財富,而是人心的改變,生活品質的提稿,這不是頂重要的嗎?
由小習慣影響大觀念
來鹽寮體驗的人在每天的生活里,我都會叮嚀提醒他們如何生火,如何用灶;不要將黑鍋放在干凈的桌面上;炒菜如何倒油不會有油流到瓶子外,使到處有油膩污染;如何夾菜舀湯,不要使湯汁弄臟飯桌……。這些好像是雞毛蒜皮、芝麻綠豆的小事,可是我認為今日的環境污染與公害的產生有很大的原因,是由這些小事中的不經心、不用心、疏忽所養成的不好習慣,再形成了的錯誤觀念而來的。這些觀念就是:弄臟了擦一擦就好啦!小的事情上,廚房、餐桌上可以擦一擦,清理一下就沒事了,但是如果一個企業家大老板有這種觀念,他的工廠里的廢水廢氣不先預防處理而向外排放,心里想,ABC多后來才清理善后或賠錢吧,但污染公害是不易清理善后的,要處理得付出很大的代價,看今日的河川污染、空氣污染,不是如此嗎?所以吃飯夾菜其實不是小事,要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改變觀念是很重要的。今日有幾個人還會注意這些“小節”?更何況有幾個人敢去指正別人!?
愛是人類真正進步的標準
大多數的人以為經濟發展、所得增多、工業產品不斷出新……就是繁榮進步,而過簡單生活、回歸自然就是落伍退步,究竟人類真正的進步是什么呢?人類真正的進步不應該只有經濟、科技、產品,而更重要的是精神心靈的進步和人的生活更幸福、平安、愉快。請想一想,如果你一個人坐在海邊看日出日落,或者在山林中聽蟲鳴鳥唱;而兩千年前也有一個人坐在海邊看日出日落,在山林中聽蟲鳴鳥唱,你會想到今天的你比兩千年前的人更進步嗎?論物質是的,你身上穿的可能是尼龍衣服塑膠鞋,但論精神你可能比他還差,因為海邊山中都會有垃圾污染。
人類的進步應該看人的生活品質有沒有提稿;人的社會里是否更和諧快樂、互相關懷照顧,就是人與人之間是否友愛,愛是人類進步ABC后的標準。雖然人類科技文明創造了很多產品,能做以前的人從來做不到的事,但是這些產品與行為只有少數的人能享受到它的好處,卻破壞了全人類生存生活的環境,使更多的人受苦。更甚者因為爭奪這些產品資源,使人與人之間互相爭斗殺戮,這樣的科技文明就決不是人類進步的象征,反而是人類自我滅亡的兇器,我們寧可放棄這些科技文明而回歸自然,大家過著簡樸和諧快樂的生活。
當然我不是否定了經濟科技發展對人類的貢獻,可是今后在發展經濟、科技、工業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全體人類的幸福快樂,包括富有的人及貧窮的人,在的人及落后地區的人,現代的人及后代的人都能獲益;要考慮人類物質生活的方便舒適,也要考慮人類精神生活的提稿;不單考慮人類本身,也要考慮人生活其間的環境與生態,包括自然界的所有動植物、空氣、河川海洋、山岳土壤等等。
回歸自然簡樸的生活其實是希望大家放慢腳步,想一想,反省一下今天我們的發展是否走得太快,走得太偏,沒有照顧到貧窮的人、弱勢的人;沒有太考慮到生活的環境;沒有想到下一代。我們需要重新擬定更健康、更持續、更進步的發展方案。
簡樸生活是世界和平之路
簡樸生活是世界和平之路。由武器競賽以維持和平已被證明是條行不通的路。通過談判以求和平是有條件的,所以仍然是在緊張的壓力下,有人也在推動宗教合一作為和平的ABC步。
積極的簡樸生活是出于愛心的、自愿的、快樂的,降低欲望,放棄一些舒適與方便,個人如此,也如此,這樣人與人之間,與之間就有更大的空間,就不再會爭奪敵對;人對自然環境也不會掠奪破壞,因為欲望降低,需求減少,多出來的物質資源就可以拿來幫助需要的人及貧窮缺乏的,這樣社會自然就會更為和諧。這些都需出自“愛”,愛己愛人愛世界,唯有愛,人才會甘愿過簡樸的生活,大家過簡樸生活,世界才會終于達到和平。這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我們都未必能夠看見那一天,但是我覺得這是ABC而且對的路,就努力往這方向走去。
1993.12.13. 花蓮鹽寮@
──原載《鹽寮凈土 / 作者:區紀復 / 晨星出版社 出版》
(weiab.tuozha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