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前心臟停止跳動的患者,即使送入醫院急救,挽回生命,仍可因為腦部缺氧而出現后遺癥,喪失正常生活的能力,成為臥床的植物人。現時急癥室應付這類個案時,如條件符合,醫護人員會為患者進行低溫治療(Therapeutic Hypothermia),以減低腦神經細胞的損害,使患者有機會在癒后重過正常生活。
低溫治療由來已久,技術亦日益進步,今日只須為患者穿上冷凍衣,即可降溫及保持溫度,令治療效果更加理想。
搶救心臟停止跳動患者,應即時施心肺復蘇及自動體外除顫器急救;然而在心臟停止跳動的幾分鐘,已可引致腦缺氧,使腦神經細胞死亡。之后患者即使恢復心跳脈搏,仍因腦部受損而出現后遺癥,例如變植物人。香港急癥科醫學院危重病學小組委員會主席嚴建明醫生指,低溫治療用于這些個案之目的,就是要減低腦神經細胞損害,希望患者獲救后可重過正常生活。醫護人員在急癥室階段,便會將仍有心跳脈搏的患者體溫調低,降至攝氏32至34度,并維持十二至二十四小時。
脫衣灑水降體溫
低溫治療已證實對心臟停止跳動個案有效,北歐曾有五百患者接受臨床研究,若患者回復心跳而意識未恢復,并維持正常體溫,只有兩成人存活,當中四成以上可在理想健康情況下出院。有接受低溫治療患者可提稿至四成存活率,當中達九成可在理想健康情況下出院。
不過,并非所有此類患者都可進行低溫治療,嚴醫生指患者必須仍有脈搏;如患者無脈搏,便要為其起動心跳,重現脈搏,情況穩定下才可降溫。患者恢復脈搏后,要按血壓、心電圖及腦掃描等數據來分析是否適合降溫。如患者心跳停止達三十至六十分鐘,就未必會進行低溫治療,因腦部已缺氧太久。
在適當情況下,于急癥室階段就要爭分奪秒為患者降溫,劉醫生指未有技術時,ABC原始做法是脫去患者衣服,并灑水、開大風扇及于腋下和大腿加冰,令體溫降低。現時本港仍有醫院用這種方法,可就地取材為患者降溫,方法簡單方便。另外,亦有創傷性的低溫治療,如以靜脈注射攝氏四度的鹽水于體內,或于胸腔插喉入肺膜、插尿喉或胃喉來注水,改變體溫;不過這些方法較難控制溫度及降溫速度。至于在深切治療部,則可以洗腎機或人工肺來控制體溫。
現時醫護人員可用新技術為患者有效降溫,同時控制溫度升降。血管內降溫(Endovascular Cooling Devices)是創傷性方法,比起無創傷性方法可更快降溫,而且溫度差異只是正負攝氏0.2度,能準確控制溫度。不過血管內降溫的風險較稿,要在講求速度的急救時刻,為患者插入約一厘米粗的喉管于頸部、鎖骨或大腿靜脈位置;若插管出錯,可能出現併發癥。
技術助溫度穩定
另一方面,于注冷水時可能出現意外,如不慎注入氣體,或注射錯誤的鹽水,但這些問題均非常罕見。儘管血管內降溫可有效達至效果,然而畢竟是創傷性方法,所以無創性的低溫治療開始廣受應用,既可達到降溫效果,亦能減少風險及提gaoxiao率。
現時本港有兩種低溫治療儀器,包括將啫喱貼黏滿患者身體來控制溫度的Arctic Sun,以及一件可注冷水的冷凍毯(Criticool)。這兩種儀器除了可在皮膚外面降溫,亦可使溫度穩定。嚴醫生指,患者在恢復心跳脈搏后兩至四個鐘,要令體溫下降至32至34度,并維持十二至二十四小時。在十二至二十四小時后,就要令體溫逐漸回升到正常(Rewarm),即攝氏36.5至37度。從前技術未及,在令體溫上升的時候,有機會使患者發燒;現時藉著儀器,可調校出準確的溫度,減少發燒機會。同時,上述兩件儀器可一次過做足降溫、保持溫度與增溫三大功能,大大減少急救工序。
于降溫方面,啫喱貼與冷凍毯效果相若;但啫喱貼會阻礙X光檢查,所以每次檢查時均須把啫喱貼除去,此舉既增加步驟,而重複撕貼亦令黏力下降,難以緊貼身體,使保持低溫效果稍遜;在這情況下,患者難以同時降溫及進行X光檢查,只可二取其一。至于穿上冷凍毯就可同時進行X光檢查,方便進行救命手術。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生命之鏈」(Chain of Survival)指引,處理心臟停頓患者五大步驟是電召救護車、施行心肺復蘇、進行體外心臟除顫、施行救命術及低溫治療,冷凍毯便可讓醫護人員同時為患者進行心導管手術與冷凍治療。
不過,冷凍毯的降溫速度有其限制,須要加入其他輔助方法,如同時在患者的膀胱加入冷水,以加速降溫。但總括而言,冷凍毯可為患者作簡單及無創傷的低溫治療,同時不阻礙X光檢查及心導管手術,比起創傷性的低溫治療,可更確保不會出現意外。
勿自行為患者降溫
既然低溫治療可幫助心臟停頓患者,那么市民在意外現場,可否于救護車到達前先為患者降溫?嚴醫生提醒,市民不應自行進行低溫治療,因對部分患者來講,降溫反令病情嚴重,如頭部創傷患者有腦出血,降溫可引發出血併發癥;同時腦部有血管腫瘤者亦不可降溫。
不論市民還是醫護人員,均難靠肉眼來辨別患者可否接受低溫治療,所以患者送進急癥室后,須行腦掃描檢查,知悉身體狀況后才決定是否降溫。一般市民遇上心臟停頓的意外時,ABC做法是電召救護車、施行心肺復甦及以自動體外除顫器急救。事實上救護車接到緊急救護召喚后,理應在十二分鐘內抵達現場,故毋須急于自行為患者降溫。
在香港,低溫治療急救主要用于院前心臟停止跳動,其實,早有研究指出低溫治療同樣可應用于中風、腦創傷及脊髓損傷等問題,不過嚴醫生指,對于心跳停止復甦后的低溫治療研究比較充足,本地醫護人員亦擁有這一方面的經驗,故此暫時以治療心臟停頓的治療為先,但不排除未來有可能應用于其他急救範疇。
(文︰王家瑜、圖︰郭錫榮)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