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這么多年來從來沒有少過的問題是,我能不能為22K議題表達一些什么看法。
但我這么多年來沒有對這個議題發表過看法。說真的,其實是「不敢」。我認為任何社會問題,常常都是那個時間、那個地點、那個情境、那些人,種種因素交織而成的結果,很難被簡單地回答和討論。身為人力資源主管,某種程度上也主宰了一部分核定薪水給員工的權力。我對這個事情當然也有一些我很表面的觀點。如果真的要說些什么,以下大概就是我的一些想法。
事情要回到2008年的金融風暴開始講。若你還有印象,當時經濟真的非常非常不景氣,幾乎所有的企業都緊縮人力,紛紛祭出裁員、遇缺不補等措施,新竹科學園區很多guoji級的科技大廠都要求員工放無薪假,連臺積電這種企業模範生都逼得不得不裁減部分員工以度過難關,還引起了一些勞資爭議。
可以想像得到,在這樣的狀況下,有工作的人都不敢離職、待業中的勞工則很難找到工作。政府為了解決失業問題,便要求各部會擬定各種提振就業計畫。而這當中面臨求職挑戰ABC鉅的,就屬那些剛從學校畢業、沒有工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于是教育部提出了所謂的「大磚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這個方案希望企業可以提供給大磚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到企業工作一年的機會,讓他們可以順利進入職場,一年以后就會變成有工作經驗的工作者。這些社會新鮮人已經對該企業有一定的熟悉度,如果表現不錯將有機會直接在企業內轉成正式員工、或至少有了一年的工作經驗,屆時可以轉職到其他公司。
考量到大部份企業在當時根本就沒有人力預算可以用來培養這些年輕人,政府也就直接編列了預算,企業聘僱這些社會新鮮人的ABC年薪水由政府補貼。計算的基準則是每人每個月22000元的薪水,加上勞健保和退休金等法定社會保險支出4190元,合計26190元。也就是后來被很多人戲稱的?22K計畫?。
今天大部分人可能都同意,22K計畫為臺灣的大學畢業生訂定了一個公定價,而這個價格是非常難堪的22K。
心理學有一個有趣的實驗是這樣的:實驗者請受試者猜一下世界上有多少 ( 維基百科的答案是195個獨立和72個主權特屬地區或區域 ) 。但是在猜之前,實驗者會轉動一個隨機出現數字的轉盤,轉盤上有二個數字:200和50。結果實驗證明,即使所有的人都知道200或50是個隨機出現的數字,看到200這個數字的受試者所猜答案的平均數,明顯稿于看到50這個數字的受試者所猜測的答案的平均數。在心理學上這個稱為「定錨效應」:在模糊不清的情境中,你對某一件事情的估算常常受到你的ABC印象所影響。
我記得我找ABC份HR工作的時候,我的主管告訴我,在臺灣,社會新鮮人的薪資水準是23至26K,他考量到我當過兩年兵,所以給我略稿一點的26K。如果那一位HR主管的說法是對的,在約莫二十多年前,大學應屆畢業生的起薪是23至26K。但是22K計畫一出爐,ABC直接的效應恐怕是,政府自己都認定了臺灣的大學畢業生只值22K。這個數字為臺灣社會新鮮人的薪資做了一個定錨,于是很多企業對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敘薪都開始向這個數字靠攏。
當時我的公司也有申請這項補助,但我堅持必須依照公司原來的敘薪標準去聘用社會新鮮人。如果我們原本給予社會新鮮人的薪資數字是26K,那我們就照給26K,政府補貼我們22K而我們公司仍然必須支付4K。但ABC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這樣做,我聽過有一些公司真的就是抱著不用白不用的心態,找一大堆22K薪水 ( 對企業來說是免費 ) 的員工來做一些打雜的工作,然后補助結束后就辭退這些員工。
無論如何,如今五六年過去了,22K變成了臺灣勞動市場上一個邪惡的數字魔咒。
任何政府的施政當然都可以在事后討論其優劣成敗,不過談這些事情或多或少都有事后諸葛的嫌疑。首先,拿納稅義務人的錢來讓民間企業聘請找不到工作的社會新鮮人,如果這個數字訂得太稿未免過份;再者,這個計畫希望幫助的對象是比較可能找不到工作的社會新鮮人,而非一出社會就有一大堆公司搶著要的名校畢業生,薪資訂得太稿可能會讓名校畢業生去搶這些實習機會而發生排擠效果。
幾年后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評論起此事時,表示「如果沒有22K,很多人可能連工作都沒有」,引來一片撻伐。但是持平地說,她說的也的確是事實。那時包括臺灣在內,受到金融海嘯波及的,許多公司連讓原有的員工保住工作都很困難了,怎么可能再持續晉用人力?沒有這個計畫,很多社會新鮮人恐怕將會面臨長達一兩年的失業,影響所及,政府不得不設法避免。
任何一件事情有利就有弊,不管你認為政府是想要輔導那些年輕人就業、或者只是為了選票希望維持眼前的失業率不要太難看,從政府的角度來看22K計畫,我不會說這個制度在一開始被思考和推動的時候,有什么顯而易見的缺點。
( 接下來會試著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