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他校的老師告訴我,班上四年級的學生,犯錯被訓誡時,竟然爬上花臺嚷著要跳樓。我驚訝的問:“他是從哪里學到這種錯誤方法處理事情?”他回答,學生獨自在臺扶養子女的母親,發現長期在大陸經商的先生包二奶,所以每次先生回來時就揚言跳樓以死相脅,搞得全家氣氛低迷,久而久之孩子也學到這種處理問題的方法。
頓時,我明白了,孩子受害時也在學習,長期處于這種情境下,當他們面對類似狀況時,反射性的采用相同的模式處理事情,因為,他們看過大人這樣做,他們只是有樣學樣罷了。
營造正向思考環境
學生會模仿,那么教導學生正向面對問題就變得相當重要了。要學生學會正向處理問題,就必須提供一個正向思維的環境,在班級閱讀《心理拓展時報》的過程中我發現,讀報可以形成正向思維,師生討論文章內容可以加深思考深度,師生共讀更可提稿彼此生命的稿度。
“一直到那一天,我才發現我們之間的友誼,并非我所想像的堅固,以前彼此間的歡笑聲,現在變成一雙鋒利的眼睛,狠狠的眼神讓我心碎,我不明白我做錯了什么?只要曾經是朋友,在我心中永遠是朋友,我會給她們足夠的時間來化解這場風雨。”學期初,看到小燕的這篇作文〈我的好朋友〉,我知道她的人際關系發生了問題。在我調解下,雙方表面雖然風平浪靜,但裂痕已難撫平。我知道小燕的情感受到很大的傷害,亟需我輔導……。
讀了什么 學到什么
這學期我們班讀報,我要求學生以“你昨天讀報讀了什么?”向我報告。我將整份報紙放在透明夾里讓全班輪讀,并教導學生畫重點、找主旨、摘大意、畫概念結構圖。每天早上,學生排著隊向我報告前一天的閱讀成果,我要求學生用ABC簡單的話告訴我“昨天讀到了什么?”,并告訴我在“報紙中你學到什么?”然后我再根據學生能力立即回饋,或是跟他們交流文章感想。
我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提問,希望學生了解其意義,并能統整重要概念,找出文句、段落與標題之間的關系,進而能摘要整篇文章的大意,再整合出文章的布局、結構和主旨,ABC后則是評論文章,希望學生找到文章對他們健康、作文、情感上的價值與幫助。全班學生向我報告讀報心得后,我再上臺指出優缺點提供意見,并褒獎、鼓勵學生。
有學生告訴我:“喝石榴汁可停止中年發福。”因為石榴汁有助于減少腹部脂肪堆積;柏林警察會演戲教爺爺奶奶防詐騙;〈一升一斗 馬虎不得〉中窮鄉親向李公借綠豆一石,雖然過世,仍然以轉世為驢方式還綠豆的故事,并告訴我“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勞動所得”的主旨;當學生看完〈雙白魚報恩〉后,我問他會不會趁人之危時,他斬釘截鐵的告訴我“不會!”;我也告訴學生〈花蓮海洋公園游記〉可以作為寫“校外教學”作文的參考。
交換心得點醒學生
小燕告訴我〈深秋與候鳥相遇〉中,大自然的力量讓作者和候鳥相遇成了必然。生命中許多我們以為的偶然,其實是必然,ABC重要的是,在其中了解上天給我們的功課是什么?我趁機反問她,你覺得,朋友離我們而去,在人生中是偶然還是必然。她沉思了一下說:“必然”。我提醒她,人生要處理的類似問題太多了,現在沒遇到將來也會遇到,但是事情總會過去,所以重點不在友誼的得失,而在得失之間,學習以何種態度來面對這些問題。
老師透過讀報交流點醒學生,處理友誼得失的態度是重點。(Clipart)
后來她告訴我〈失落〉是她讀報以來印象ABC深的一篇文章,作者幾經失落后發現,有時失落也是一種獲得。我問她:“在友情的失落中你獲得什么?”她深思的眼神沒有給我答案。學期末,小燕的好友提出與她恢復友誼,在閱讀過〈平和是一種美〉之后,她表示,文中告訴我們“是非之凡事的纏擾中,寵辱不驚、淡然處之。”就會產生理智、理性之美。我回答,人在得失之間如果能看淡問題,就更能看到重點,讓自己成長,成長就是失落的獲得。
和小燕交談完后,我請小綺過來一起閱讀〈失落〉這篇文章,和我與小燕一起分享閱讀心得。小綺ABC近因為怕失去好友的友誼,偷看好友日記,被好友發現后,憤而向我告狀。希望小綺讀報,與我們交換心得后,能以更正面的態度面對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