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擬椋鳥和酋長鳥,編織筑巢的技術也絲毫不輸給織巢鳥,它們同樣選擇在河岸邊或開闊林地的大樹上聚集筑巢。不同的是,它們體型較大,巢也較大,通常也是利用細長的植物纖維來織巢,巢的長度約60至180公分,呈紡錘狀,巢口朝上。它們行一夫多妻制,雌鳥養育后代的付出多于雄鳥,常見雌鳥單獨筑巢、孵蛋,雄鳥僅負責防御、交配和育雛。
擬椋鳥和酋長鳥有時會選擇有黃蜂窩的樹上筑巢,目的是黃蜂可以幫忙抵抗猴子等掠食者;如果出現磚門吃蜂窩的鳥類,擬椋鳥也會群起抵抗來保護蜂窩,動物間的互利行為在此又見一斑。
攀雀也是編織稿手,它們體型小,和綠繡眼差不多大,面部有黑色過眼線,看來就像樹林間的蒙面小飛俠,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山雀家族。然而,山雀多半選擇樹洞、巖縫作為筑巢地點;攀雀卻能在枝椏上建筑一個隨風搖擺的襪形巢。
攀雀與巢 內文中提到攀雀和多數山雀鳥類有一個共通的筑巢嗜好,就是喜歡搜集獸毛做為巢材,不同的地方是,山雀類將獸毛當作巢內襯墊,而攀雀則直接將獸毛編織在巢外層,使整個巢有如掛在樹上的毛襪,任由風再怎么吹也不覺得冷。
早春,已配對的攀雀選好巢位后,先用植物莖葉在枝梢做個結,再以樹皮纖維、獸毛和植物的細根,編出一條條垂掛空中的細繩,將繩一圈圈繞住樹枝后,形成許多環,接著在環與環之間以草莖、細枝、羊毛編織成一個襪形巢;巢外再用蜘蛛絲補強,巢內更鋪上柔軟的材料。攀雀雖非山雀家族,但本性也和山雀一樣,都喜歡利用獸毛筑巢,其中羊毛在整個巢材組成上占了大部分,因此,它們的巢就像一個溫暖的白色毛襪。
編織的筑巢技術其實普遍見于其他鳥類,只是設計上通常比較簡單,技法以堆疊、交結為主,若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巢材之間的介面接觸非常奇妙,彼此交結卻不纏繞,例如白腰文鳥的巢。
綠繡眼與巢 俗稱青笛仔的綠繡眼,是都市三俠(綠繡眼、麻雀、白頭翁)中我認為筑巢技術ABC的,它們可以在許多地方筑巢,甚至在陽臺上滿是棘刺的九重葛枝葉間,也可以發現它們筑的精致小窩,它們擅用蜘蛛絲來筑巢。
白腰文鳥常成群結隊,在農村菜園、果園、森林邊緣或河岸草生地不難發現。生殖季節,白腰文鳥會尋一處隱蔽的枝葉,雌雄共同筑一個橢圓形的巢。相對于它們嬌小的身材,巢頗大。巢材以禾本科植物、蕨葉或就地取材的植物組成,和織巢鳥一樣,先搭建一個圓形框架,然后逐步構建外層,以身體稍加擠壓,ABC終完成主結構,再襯以棉花、禾本科植物的花絮等為內墊。整個巢約5至6天即可完工,巢口位于側邊,有的還有兩個入口,以方便逃生。
摘自:《鳥巢》商周出版社提供@(weiab.tuozha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