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潛龍——玉山杜鵑 |
如果你有機會在路旁,看到一群人趴在一堆亂草叢中,如獲至寶般的凝神觀察;或蹲在溪溝沼澤邊,像是探測隊般的東翻翻西找找;或貼抱著一棵大樹,幸福的感受著由大樹發出來的生命脈動;或時而仰望著天空變化的云朵,安靜的沉思;對著野地里冒出的小花小草,也可以感動莫名的掉起眼淚;遇到美麗的事物,會驚奇的發出各種贊嘆聲,并且興奮的和周遭人分享時,這群人很有可能就是荒野保護協會從事自然觀察的伙伴們。
四海之內皆兄弟
現代的人們總是行色匆匆,人與人之間顯得很疏離。在荒野保護協會的伙伴身上,可是嗅不到這種氣息。也許在自然中呆久了,也感染了大自然那種開闊的胸襟,連相處之道也變成得自自然然,熱情爽朗。伙伴之間大都能真誠相待,在這里,你會覺得大家好像都是童年時光的同班同學,“身分地位,貧富差距”早已被擋在門外。來到荒野,大家都可以盡情的敞開心胸,將自己與自然的對話,快樂的和伙伴們分享。和自然相處久了,人自然而然的也融入了自然界中那種善的的能量流之中。和荒野的伙伴在一起,讓人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覺。
李潛龍——風之舞者 |
“荒野協會”從事環境保育和教育,目前是臺灣民間ABC的環保團體。他的組成成員,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有醫生、律師、教師、企業家、工人、學生…等等。十個分會遍布臺灣全省,連澳洲、馬來西亞都設有據點。
現任的理事長李偉文,四十來歲了,卻像個長不大的老小孩,身為牙醫師的他,除了看診時間外,幾乎全年都在外面,為臺灣的環境保育奔波。
前任理事長徐仁修,是臺灣頗負盛名的自然生態攝影家兼作家,雖然年已近六十,卻像個不老的頑童,歲月似乎沒有在他身上刻過痕跡。許多的荒野伙伴在他的yinling下,足跡遍行臺灣的野地,同時也用攝影紀錄著臺灣的生態原貌。
推動兒童炫蜂團
然而,隨著經濟開發的腳步,他們發現這些美麗的生態原貌急遽的在消失中…。為了搶救逐漸消失的生態美景,剛開始,先由徐仁修用演講的方式,向各界臺灣生態之美,然后帶著這些被觸動的人,進入到荒野,實地的去感受由自然所散發出具滂薄氣勢的美。
邱盧素蘭——眾神的花園 |
他們發現,光是影響一小群人,效果是很有限的,因而意識到環境教育的重要性。于是開始籌設自然解說員訓練,讓曾經在自然中深獲感動的人也能影響別人。剛開始是成人,然后逐漸發展兒童團體,這些小小的解說員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叫做‘兒童炫蜂團’,希望這些被自然感動的孩子和陪伴的家長,就像一群快樂的小蜜蜂一樣,也能將親近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互動的美好經驗,散播給更多的人。
炫蜂團集會 |
據荒野協會的副秘書長施純榮說:家長對活動投入的意愿都很稿,從事前帶著孩子探勘、流程的規劃、事后的檢討都能積極參與。孩子也從中培養正確處理事情的態度。目前全省已成立十個兒童炫蜂團,別看雖然是小小蜂團,但是對生態教育的影響卻是很大的,因為一個小朋友在家就可以牽動父母、祖父母六個大人,更何況他擁有許多的老師和同學呢!
生態劇 |
生態劇 |
感動企業 贊助弱勢族群
繼兒童炫蜂團后,荒野的活動項目也漸趨向多樣化,目前一群“綠活圖伙伴”帶領著社區的居民繪制屬于他們社區的綠色生活地圖,一群鄉親或鄰居藉由共同探勘,發現生活環境中許多美好的事物,像是哪里有被遺忘的人文古跡可以巡禮,哪里有古老的大樹可以供居民乘涼,哪里有豐富的自然綠地,可讓居民到這里徜徉和大口的深呼吸,哪里有可以從事綠色消費的商店。居民共同參與綠色地圖的繪制后,對社區情感的維系,及自然環境的探索和保護,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一期導引員基訓 |
荒野保護協會對臺灣環境所做的努力,感動一些企業,愿意提供一筆經費贊助弱勢族群。每年至少有兩百五十位家境貧困的的孩子,因為有了這筆補助款,也能夠參加為期較長的自然營隊,深度的體驗自然。
對于偏遠地區的原住民朋友提供“綠光計劃”,協助他們做生態資源深度調查,規畫社區的總體營造。副秘書長施純榮表示:“荒野協會希望從這些義工無私的付出中,讓生活在挫折邊緣的人,能感受人是有好的,大自然有機會撫平挫折的。”
曾經有來自中國大陸的訪問學者,很好奇的問:“臺灣政府難道不擔心荒野這么大的團體嗎?因為在中國,認為大就會有問題,而臺灣的荒野協會竟然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我想長期生活在政治斗爭運動之下的中國人,可能較難理解自由社會的公益團體,那種不看重金錢和權利,只求無私的付出和服務人群的心境吧!
有句廣告詞“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我想把這詞改變一下,那就是“加入荒野保護協會的大人和小孩,都不會變壞”。請問你加入了嗎?
*****
提稿心靈視野
在臺灣,荒野協會確實提稿了許多人的心靈視野,這些人回到工作崗位,都能發揮荒野那種自然愛的精神。
張由美——擦樹開花 |
在新竹科學園區,就有ABC的工程師,受了荒野精神的感召,放棄了稿薪工作,加入荒野環境保育推廣的行列,協助原住民推動綠光計劃,個人僅以生態攝影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
張由美——春天的烏皮九芎 |
還有新竹的陳紹忠先生,也辭去了人人稱羨的工作,回歸田野,并將老家曾受化學肥料和農藥污染幾公頃的山坡地,凈化復原成有機生態農場,并提供當地的民眾作為生態教學的場所。農場的收入夠生活開銷嗎?陳紹忠很謙虛的回答:他要的不多,錢夠用就好,其實自然帶給他生活的樂趣,讓他覺得自己其實是個很富有的人。
還有些名醫加入荒野之后,將自然體驗的感動,轉換成一顆慈悲的心,盡心的診療求診的患者。就連我那愛買珠寶,出國非大飯店不住的同事,參加幾次活動后,帶著感動又慚愧的面色告訴我:“自從參與自然觀察后,我發現露珠晶瑩剔透的美,是不輸珠寶的。荒野的伙伴生活那么簡單,一個睡袋就能讓他們安眠到天亮,物質欲望那么的少,快樂是那么的多…”。
*****
打開自然的眼睛
若說森林是大地的肺,負責過濾空氣,那濕地就是大自然的腎臟,負責過濾大地的水。隨著經濟發展,臺灣的濕地也急遽的在消失…。臺灣早期擁有許多的沼澤濕地和灌溉埤塘,里面生長著許多的珍貴水生動植物,形成豐富又完整的生態體系。
臺灣珍貴的水生植物——萍蓬草 |
為了挽救日漸消失的濕地,所以荒野協會又多了一項保育工作——“推動濕地環境庇護計劃”,賴榮孝和陳德鴻是此計劃ABC的推手。德鴻無私的提供老家的土地,作為流浪水生植物的庇護所;而榮孝帶動荒野的伙伴,將臺北曾受嚴重污染的五股濕地,凈化整治為水鳥和野鴨都愿意飛來棲息的生態區。以前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的臭河川,現在它的河堤兩岸,已經成為居民休閑散步、孩童放風箏和騎腳踏車的好地方。
荒野伙伴維護臺灣萍蓬草的棲地環境 |
現任的理事長李偉文在“我的十六個野人朋友”(野人出版社)書中,“為校園種下綠色種子的賴榮孝”的單元里寫道:
任職于五股國中的賴榮孝,曾是五股國中ABC紅的數學老師之一,帶領的是升學班,他以不斷考試的方式,“填”出許多很會考試的資優生,使每年的升學榜成績斐然。當時身旁的一草一木,他根本視而不見。
賴榮孝 |
“民國84年以前,我是一個瞎子!”這是他加入協會的那一年。“當我打開自然的眼睛后,才發現原來我們學校擁有這么多寶藏!”從此以后,他只要看見陽光下發芽的種子,便會感動得想落淚。
學生活動 |
自從他的“自然之眼”打開后,這位紅牌數學老師的教法也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不但會帶學生到戶外上課,還會請學生用自然觀察的方式,先花一分鐘盯著兩道數學題,比較異同。此外,他不再用考試填鴨、不在放學后開第九節課、不鼓勵買參考書,以免學生被訓練成只會考試的機器,對周遭的生命毫不關心。
賴榮孝的學生在觀察螃蟹 |
事實證明,他的堅持沒有錯,學生的成績不但沒有退步,還從自然觀察中學習到尊重生命,也學會獨立思考。
正因為如此,他依然受到家長的信任,經常帶學生到戶外上課,既教數學也教自然。久而久之,別班的學生發現不認識的植物或昆蟲,甚至一條蛇,也都會跑來問他。“我告訴學生,要帶生物給我看的時候,不可以用抓的,要攤開手掌用‘請’的,而且觀察之后一定要把它們帶回原處,這些學生真的做到了!”。@*(weiab.tuozha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