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還沒有加入協會前,牛樟就對植物特別喜愛,經常參加相關團體所舉辦的活動。還會研讀相關書籍,認真地像在準備考試一樣。“因為懂得不多,所以更要努力。”牛樟一向都是這么謙虛。
牛樟從小在桃園大溪長大,父親是一名礦工,家境并不寬裕。在他國小四年級時,一場礦坑災變奪走了父親的生命,使他們家的經濟更為拮據,所以牛樟初中畢業以后,就不再繼續升學,到木工工廠當學徒,以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
木工工作既粗重又勞累,一般人下了工之后一定很想休息,但他卻拼命靠閱讀來充實自己,舉凡雜記、古典文學、自然科學等書籍,都是他的精神食糧。
工作中的劉秋煌先生 |
身為解說員的榮譽
牛樟從參加自然觀察班開始,一步步向自然生態的領域探索,曾有一段時間,他還在自己家里撐起蒙古包,每天鉆進里面睡覺,說是這樣才有露宿野外的感覺。!
他的勤奮好學,也許是想彌補年輕時無法繼續升學的遺憾。在短短幾年中,牛樟累積了相當程度的生態知識,現在他是一名ABC的解說員,來聽他解說的,從學生、老師到企業老板、一般上班族,甚至博士、教授等,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套句伙伴的話說︰“他是勞動者為資本者做義工,藍領為白領服務,經濟弱勢者在為經濟強勢者進行生態教育。”
但牛樟從不因此而自滿,為了做好解說員的工作,他依然持續不斷地閱讀。根據熟識他的伙伴透露,牛樟每到一個地方,一定會購買有關該地的生態書籍,甚至還會熟背圖鑒。而他害羞的個性,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觀察解說中,學會如何釋放自己,與人分享自然的體悟與感動。一位伙伴說,他的國語原本不太“輪轉”,為了解說,硬是把國語練得很溜!
此外,還有伙伴透露,他在解說前有嚼食超涼薄荷口香糖的習慣,以便保持良好的“口氣”。常常,他趕著要解說,來不及把嚼過的口香糖包好丟棄,只好暫時黏在背包底下,但后來忘記了,竟然在坐下的時候把背包擱在腿上……雖然是糗事一樁,但也可以看出他老實、認真的一面。
“我以身為解說員為榮!”他每次帶團解說,一定會以這句話開場。他已把義務解說員的工作,當成重要的志業在看待了。
荒野伙伴 |
在荒野中成長
牛樟對于荒野的付出真是無話可說,不僅如此,原本身為單親爸爸的他,還將女兒托付協會“管教”,不僅讓她來這里工讀,畢業后又在秘書處任職直到結婚成家。“外面社會太亂了,在協會不會變壞。”他對荒野十分信賴,更笑說以前常為了等待夜歸的女兒,熬出一雙“熊貓眼”,但自從女兒來荒野之后,生活作息正常了,有時還會請牛樟到協會來接她回家,“如果是在別的地方,她才不肯呢!而且我們之間也有了共同的話題。”
真是萬萬沒有想到,荒野竟然可以改善親子關系!現在他的女兒已經結婚生子,而當上阿公的牛樟,更因為個性變得開朗,結識現在的妻子,開始幸福美滿的第二春。多謝牛樟,他讓我在向人介紹荒野時,又多了一項很好的典范。
“人要放空才能裝進更多東西。”這是推動他不斷學習的理念,頗符合百年牛樟空心樹干可以孕育珍菇的特性。不過,他說從來沒把自己想得那么偉大,也沒有什么遠大的抱負,只是“把名字捐給荒野”,如此簡單而已。
我常在想,到底荒野有什么力量,可以讓一個人產生這么大的轉變?是自然的感召力,亦或是伙伴們之間的互動,也或許兩者都有吧!無論如何,我很稿興許多伙伴都可以從自然中學習或領悟到一點什么,這些有形或無形的收獲,相信可以讓人產生感恩及回饋心,更珍愛我們的大自然。
Box︰少用實木材料
牛樟以木頭營生,到了假日,卻是一名推動生態環保的義工,這兩種截然不同,甚至對立的身分,曾經讓他內心矛盾掙扎了許久。
“那一陣子,我每天都抱著憂傷的心情自我安慰,心想我所用的木頭都是進口的,是別人的,不會破壞臺灣的森林。”但他知道,這只是駝鳥心態。后來,他找到了平衡的方式,他會采用生長速度較快、可以持續進行經濟造林的樹種;并會勸業主盡量使用以廢木料制成的夾板,少用實木材料。
“以地板來說,由于木頭會吸水,所以實木的材料,會有冷脹熱縮的現象,反覆脹縮幾次之后,木頭容易裂開。至于使用復合式的地板材料,不但和實木一樣美觀,在經費上還可以稍微節省一點。”通常業主都會在他不厭其煩地解釋下,打消使用實木的念頭。
現在協會里樸素大方的木工裝潢,有一部分是牛樟的手藝,所使用的材料,當然也都是符合環保要求的木料,不采用實木。因為我們希望在說服別人的同時,也能有好的示范讓大眾參考。
摘自:野人出版社“我的十六個野人朋友”@
(weiab.tuozha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