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1﹕香城中學工友對話
朱叔:嬡姐,你怎么拖掃帚跑?
嬡姐:還不是要掃垃圾。剛剛書記處通知,3樓課室外的走廊滿是果皮、用過的紙巾,要我盡快清理。
朱叔:又是這樣。昨天我可辛苦呢!從早上學生上課到下午課外活動結束為止,「出動」了5次清理垃圾,午飯后更發現地上有吃剩的雞骨、果核。
嬡姐:真不知這些學生讀什么書!每個課室已設有垃圾桶,近年走廊兩端也增設了較大的垃圾箱,但每天下課后清潔,一地都是報紙、紙巾,更曾有吃了一半的飯盒未清理。
朱叔:可能他們在家中習慣有傭人善后吧。
嬡姐:他們這樣做,嚴重影響環境衛生,甚至招來蟲蟻鼠患,到時又要我們處理。
──情境虛構
■資料2﹕中一某班午膳片段
甲同學:終于到了午膳時間,我要到小食部買即食麵和汽水,你要嗎?
乙同學:不需要了,我訂了飯盒。咦,你不是也訂了嗎?
甲同學:是呀,不過我不喜歡吃。
乙同學:那盒飯怎么辦?
甲同學:丟進垃圾箱便行。
乙同學:一口都沒吃就丟掉?這樣既浪費食物,又浪費金錢。你何必訂飯盒呢?
甲同學:我跟媽媽說過了,但她嘮嘮叨叨的,說要均衡飲食,又說小食部的食物沒有營養,更說要每天做飯給我帶回校。我覺得太麻煩,于是表面繼續訂飯盒,實情是偷偷到小食部買吃的。反正學校只規定中一、二要留校午膳,挨兩年就行。
乙同學:你這樣浪費食物真的不該,非洲有不少兒童還在捱餓啊。
甲同學:喂,別針對我了。你看!小炳的飯盒也只是吃了幾口,現在正跑去小食部買零食。能夠吃下整個飯盒的,全班不出三人。反正學校用的是即棄餐盒及餐具,你不是也在浪費資源嗎?
──情境虛構
■資料3﹕環保學會壁報
2012年香城都市固體廢物的種類(圖)
30年增近八成垃圾
香城設10年減廢計劃
多年來,香城人的浪費不減反增。在過去的三十年間,都市固體廢物總量增加近80%,同期人口增長為36%,而本地生產總值增加了兩倍。這一時期的人均每日都市固體廢物量亦由0.97公斤增加至1.27公斤,反映平均每人棄置的廢物量較以往日子多三成。
在每日棄置于堆填區約9,000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中,約四成屬「易腐爛廢物」,即各類易腐爛及有氣味的有機廢物。這些廢物主要是廚余,現約佔九成,其余包含園林廢物及個人護理棉產品等廢物。
香城政府早前公布《香城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減廢目標是在2022年或以前,能夠把人均都市固體廢物棄置比率減少40%(以2011年為基礎)。
──情境虛構,資料來源:環境局網頁
■資料4﹕電郵
非俠:
近日從校務處提供的統計資料和工友的投訴中,發現同學的環保意識薄弱。為了提稿同學的環保意識,杜絕問題,請你以環保學會主席的身分在早會上演講,內容包括:
(1)指出同學兩項不當行為及其帶來的后果
(2)提出環保學會將推出的兩項短期措施和一個長期計劃,并說明它們如何有效解決問題。
若有任何問題,可到教員室找我。
環保學會顧問老師衛環景
2015年11月5日
──情境虛構
■資料5﹕香城中學統計資料
過去4年中一、二學生平均每月訂購飯盒數量(圖)
過去4年中一、二學生平均每月剩食重量(圖)
過去4年全校每日人均製造垃圾量(圖)
──情境虛構
■資料6﹕環保學會常務會議內容(節錄)
蕭非俠:衛老師在電郵中提到,演講要包含兩大內容。我們先討論同學的兩項不當行為及其帶來的后果。
胡事托:我上來開會之前,在電梯旁聽到工友在討論同學亂拋垃圾。比較去年,我覺得今年的問題更嚴重,特別是初中級別所處的樓層,每次小息、午膳時間完結后,課室內外遍地垃圾。
史洛比:操場、花圃也有不少垃圾,我曾見過有中一同學為貪方便,將飲品盒丟進雨水渠,剛巧被風紀發現,命他撿起丟進垃圾箱,他才不情不愿地做。
白雪 :來開會途中,有同學將抹完鼻的紙巾隨手一丟,丟向走廊,我差點「中獎」,幸好我身手靈活避開了。現在想起也覺噁心。
秦博仕:何止噁心,還會傳播細菌呢。
蕭非俠:好了,大家別再訴苦,我們繼續討論同學的其他不當行為吧。
史洛比:還有離開課室不關燈、洗手后沒關水龍頭。
秦博仕:這些不算嚴重,而且也不常發生。
白雪 :對,浪費食物才是近月ABC的問題。不只平日棄掉午膳飯盒,ABC近有學會主席接收去屆學會的儲物柜時,竟發現內有不少過期食品。翻查日期和資料,應該是前年學校探訪獨居老人活動的剩余物資。近年糧食價格飛漲,基層市民難以負擔,我校同學竟然如此浪費食物。這些物資本來可以回收,送給有需要的人食用。
胡事托:唉,廚余、剩食都不是「垃圾」,其實可以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歸宿。
白雪 :我們真的要想辦法令同學關注廚余問題,還有資源回收的重要。
蕭非俠:對。那大家有什么好提議?
胡事托:唔……我覺得可以推行兩項短期措施和一個長期計劃,例如……
──情境虛構
顧問教師:唯風
- 中文科老師,1984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先后獲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碩士銜,現為學友社模擬文憑試籌備委員。90年代起開始為《明報》撰稿,主要著作有《中國文學史》、《中國語文及文化──文化問題》。
文字整理:劉慧盈、司徒俊樂